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漏滴铜龙夜已深,柳梢斜月弄疏阴。
满园芳草年年恨,剔尽灯花夜夜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静谧与孤寂之感。"漏滴铜龙夜已深"一句,通过滴答作响的水钟声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铜龙"指古代计时用的铜制漏刻,通常设在官署或寺庙中,用以报时。"柳梢斜月弄疏阴"则是景象的描绘,柳树在斜挂的月光下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阴凉氛围。
接下来两句"满园芳草年年恨,剔尽灯花夜夜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满园芳草年年恨"中,“满园”指的是诗人所在环境中的植物茂盛,而“年年恨”则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哀愁,仿佛这些生长繁茂的花草也能感受到时间带来的苦涩。最后一句"剔尽灯花夜夜心"里,“剔尽”意味着清理、除去,而“灯花”则是指熏焦的灯芯,即诗人在深夜中不仅清理了灯芯,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内心世界的整顿和反思,"夜夜心"强调了这种行为的频繁性和深度。
整个意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深夜的寂静与孤独,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环境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深邃而又有些许哀愁的画面。
不详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夜合庭前花正开,轻罗小扇为谁裁。
多情惊起双蝴蝶,飞入巫山梦里来。
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
柔丝漫折长亭柳,绾得同心欲寄将。
杨柳青青映画楼,翠眉终日锁离愁。
杜鹃啼落枝头月,多为伤春恨不休。
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
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綵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