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漫步至贺家湖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向往。
首联“风烟回首失,岁月但寻常”,开篇即以“风烟”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回首失”则直接点明了失去与遗憾的主题,而“岁月但寻常”则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透露出对平凡生活的感慨。
颔联“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忠义之士的孤独与凄凉。这里的“衰世”不仅指社会环境的衰败,也暗含了对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批判。
颈联“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悲凉心境。春水泛滥,似乎荒废了大禹治水的遗迹,这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同时,“天泪湿句芒”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尾联“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以日常生活的小事作为结尾,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普通、平凡生活的珍惜。这里“拟剪园中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携篮有跛臧”则可能寓含着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