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

山前溪水涨潺潺,山后云埋不见山。

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山前的小溪水位上涨,流水声潺潺不断。
山后的云雾浓厚,遮住了连绵的山脉.

注释

山:山脉。
溪水:小溪流水。
涨:上升,增多。
潺潺:流水声。
山后:指山脉后面。
云埋:被云雾遮盖。
不见:看不见。
不趁:不趁着。
雨来:下雨的时候。
耕:耕种。
水际:水面边。
即穿:就穿过。
云去:穿过云层。
卧:躺下,休息。
山间:山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山前溪水涨潺潺”一句,以动听结合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山前的溪水在雨后泛滥澎湃的声音。这里的“潺潺”不仅传达了水流声响,也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山后云埋不见山”则转换了视角,通过云雾缭绕、遮挡山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深邃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操。

接下来的两句“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则透露出诗人的农耕生活与其隐逸理想之间的和谐统一。这里,“不趁雨来耕水际”表明诗人在雨后适时耕作,顺应自然之节;“即穿云去卧山间”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穿云”的动作,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鲜明的意象,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富含田园生趣和隐逸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山樱

山樱抱石荫松枝,比并馀花发最迟。

赖有春风嫌寂寞,吹香渡水报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马毙

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

天厩赐驹龙化去,谩容小蹇载闲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中书即事

投老翻为世网婴,低徊终恐负平生。

何时白土冈头路,渡水穿云取次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中年

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南望青山知不远,五湖春草入扁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