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老惫力不加,闷且检故策。

中天星者黄,大泽蛇者白。

人定未敢窥,天定讵容易。

肌发不自理,获寸反失尺。

妄知海浅深,徒衒探珠客。

尤物挥不去,奇货岂再得。

郁郁墙之东,邈焉天地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史》,是明代诗人吕时臣所作。诗中以“老惫力不加”开篇,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精力不济的感慨。接着,“闷且检故策”一句,透露出诗人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以解心头之闷。诗中描绘了“中天星者黄,大泽蛇者白”的景象,寓意深远,可能暗指历史中的某些现象或事件。

“人定未敢窥,天定讵容易”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规律和命运的敬畏之情,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诗人感叹自己“肌发不自理”,即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在追求某些目标时反而“获寸反失尺”,得不偿失。

“妄知海浅深,徒衒探珠客”一句,借海洋的深浅比喻对事物认识的肤浅,讽刺那些自以为洞察一切的人,实际上却一无所知。接下来,“尤物挥不去,奇货岂再得”表达了对珍贵事物难以把握的无奈,以及对失去后无法再次获得的遗憾。

最后,“郁郁墙之东,邈焉天地隔”两句,以“郁郁”形容内心的愁闷,与“天地隔”形成对比,强调了人与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带来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94)

吕时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吟(其一)

曳衣投洞壑,余来询至道。

至道即人间,人间复谁讨。

大地何茫茫,长江亦淼淼。

天地岂长生,日月尚枯槁。

忽兴浮海叹,伤哉此尼老。

形式: 古风

山中吟(其二)

桃源渺何许,武陵万仞山。

缅想秦时人,生死桃花间。

迩来几天地,曾无几人閒。

桃树摧为薪,桃源平作田。

鸡犬入租税,焉可住神仙。

形式: 古风

山中吟(其三)

西涧有灵草,晔晔芬金光。

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

去人不千尺,烟气洒衣裳。

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

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贫士

短衣不蔽胫,蓬发自吹面。

无力营生产,甘心委笔砚。

桑间屋两间,枯茆覆不遍。

爱读古人书,析理极欢忭。

纵令万黄金,焉能夺吾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