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其三)

西涧有灵草,晔晔芬金光。

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

去人不千尺,烟气洒衣裳。

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

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魅力与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西涧有灵草,晔晔芬金光”,以“西涧”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引入了“灵草”,暗示了这里的植物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丽。接着,“晔晔芬金光”描绘了这些灵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光芒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龙和鹤赋予了生命,它们在春日的阴云中白天出现,在秋日的寒风中夜晚飞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

“去人不千尺,烟气洒衣裳”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远处虽有千尺之遥,却仿佛近在咫尺,烟气弥漫,仿佛能直接触及衣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而又难以触及的景致的感慨,尽管心中充满敬仰与向往,但现实的限制使得这种情感只能化为感伤。而“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权力的谦逊态度,即使这美景再动人,也不敢轻易向君王献上,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情操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

收录诗词(94)

吕时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贫士

短衣不蔽胫,蓬发自吹面。

无力营生产,甘心委笔砚。

桑间屋两间,枯茆覆不遍。

爱读古人书,析理极欢忭。

纵令万黄金,焉能夺吾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留别沈大参同沈嘉则张平叔

广田旷平野,伏槛窥寥廓。

一雨自东来,大风时作恶。

霆霓走檐楹,阴阳竞磅礴。

顷以毛发平,天车回巨壑。

淅淅繁燠销,天地转霋霩。

主人命酒来,逶迤出林薄。

馈我雕玉盘,持我鸬鹚杓。

唱以青凤词,舞以黄金索。

东池潮正平,西浦日半落。

不问客量何,促席罄斟酌。

十年兵革间,此日藉兹乐。

张衡将去吴,沈约欲骑鹤。

予亦濠梁行,同来讵可约。

胜地岂易逢,多君复脱略。

人命亦可畏,流光迅火烁。

若然不痛饮,徒尔受踖䠞。

多谢主人贤,怜才任乐托。

不意数百年,大雅喜复作。

长啸别君去,爽气布江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阻雨七峪

昨过邓州里,合宿内乡堧。

雨积马蹄烂,水啮石齿穿。

多瘿防水土,常潦患山川。

雨乘风气作,一雨争流泉。

大河高于屋,凌昏树杪眠。

渡者慎无渡,田父何以田。

我亦山中人,与尔相忧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留乾二兄宿寄寄山房时陈张华三客别去

吾宗老兄弟,秋阴过我屋。

屋中亦有客,相聚极款曲。

客子俱高尚,主人且不俗。

山家贳浊酒,山妻剥新谷。

饭罢强出门,泥淖没双足。

客散远人留,就我小窗宿。

对床写沈抱,风雨不秉烛。

明朝君复去,落日委空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