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苑赐燕饯别留守太尉辄继元韵

名德从来重四夷,朝廷今日见官仪。

陪祠自冠三公位,分陕犹为百辟师。

金谷望尘多眷旧,琼林赐饯尽丞疑。

都人喜看旂旄美,宁识勋庸在鼎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礼所作的《琼林苑赐燕饯别留守太尉辄继元韵》。诗中描绘了朝廷对官员的尊崇与重视,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和场景,展现了朝廷的礼仪之盛和对功臣的敬仰之情。

首句“名德从来重四夷”,开篇即点明了名望与品德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本国,更应受到四方的尊重。接着,“朝廷今日见官仪”一句,强调了朝廷对于官员礼仪的重视,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有序与庄重。

“陪祠自冠三公位,分陕犹为百辟师”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公位代表了极高的官阶,而“分陕犹为百辟师”则表明这位官员不仅在中央享有崇高地位,还能够指导地方官员,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深远的影响。

“金谷望尘多眷旧,琼林赐饯尽丞疑”两句,通过金谷和琼林这两个地点,以及望尘(表示尊敬)和赐饯(表示恩宠)的活动,展现了朝廷对官员的深厚情谊和慷慨礼遇。同时,也暗示了官员与朝廷之间深厚的渊源和信任。

最后,“都人喜看旂旄美,宁识勋庸在鼎彝”两句,表达了民众对官员外在形象的喜爱,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员功绩的认可与铭记。通过“鼎彝”这一象征物,强调了功勋将被历史铭记,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宋代朝廷对于官员的尊崇、对于礼仪的重视以及对于功勋的纪念,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道德品质的崇尚。

收录诗词(47)

王安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 字:和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34年--1095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仆射相公侍燕集英长句(其一)

天授嘉符帝祖宫,仙枝产秀福来崇。

金茎对峙灵根固,云朵交升圣泽通。

法驾留观知锡羡,从臣称庆未辞穷。

诗人只解歌行苇,宁识君王造化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仆射相公侍燕集英长句(其二)

御沼环流瑞景长,集英宫殿紫宸旁。

香随银漏留春色,花压琼筵斗日光。

仙乐缓调瞻凤扆,天人高拱对龙章。

皇家多庆千官喜,万岁声中献一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即席有题

早是天涯多病客,可堪春末少年时。

风流任使花王笑,欢乐除非酒伯知。

荆岫定为郊社器,渭川终作帝王师。

琅玕未实烟空老,不恨年来紫凤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七言一章赠别吴兴太守中父学士兄

蓬山仙子任天真,乞领南麾奏疏频。

金锁阙边辞黼座,水晶宫里得朱轮。

公庭事简烦丞掾,斋阁诗多泣鬼神。

莫为行春恋苕霅,銮坡挥笔待词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