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礼所作的《琼林苑赐燕饯别留守太尉辄继元韵》。诗中描绘了朝廷对官员的尊崇与重视,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和场景,展现了朝廷的礼仪之盛和对功臣的敬仰之情。
首句“名德从来重四夷”,开篇即点明了名望与品德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本国,更应受到四方的尊重。接着,“朝廷今日见官仪”一句,强调了朝廷对于官员礼仪的重视,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有序与庄重。
“陪祠自冠三公位,分陕犹为百辟师”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公位代表了极高的官阶,而“分陕犹为百辟师”则表明这位官员不仅在中央享有崇高地位,还能够指导地方官员,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深远的影响。
“金谷望尘多眷旧,琼林赐饯尽丞疑”两句,通过金谷和琼林这两个地点,以及望尘(表示尊敬)和赐饯(表示恩宠)的活动,展现了朝廷对官员的深厚情谊和慷慨礼遇。同时,也暗示了官员与朝廷之间深厚的渊源和信任。
最后,“都人喜看旂旄美,宁识勋庸在鼎彝”两句,表达了民众对官员外在形象的喜爱,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员功绩的认可与铭记。通过“鼎彝”这一象征物,强调了功勋将被历史铭记,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宋代朝廷对于官员的尊崇、对于礼仪的重视以及对于功勋的纪念,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道德品质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