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看冰花剪剪,拥碎玉成毬。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尤]韵

翻译

十里春风中,明亮如镜的月色下,蕊仙从仙宫飘然而降。
欣赏着冰晶般的花朵,如同碎玉堆砌的球体。
想象她长久地站立在云端,肌肤如杨贵妃般娇嫩,风姿如燕子般轻盈。
她收敛了所有的芬芳和清丽,全部倾注在了扬州。
在雨打窗户的夜晚,梦中惊醒,只闻到天边飘来的香气。
仿佛是阆苑的花神,怜悯人间的寂寥,乘鹤而来游玩。
试问竹西的风景如何?天空辽阔,烟波浩渺。
黄昏时分,孤城中羌笛声起,又勾起了新的愁绪。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二分明月:指农历二月十五的满月。
蕊仙:传说中的仙子。
琼楼:华丽的仙宫。
冰花:形容雪花晶莹剔透。
碎玉:比喻雪片。
云阶:云彩般的台阶,象征仙境。
太真:指杨贵妃。
飞燕:形容女子轻盈。
扬州:古代中国的重要城市,此处代指人间。
雨窗:被雨水打湿的窗户。
阆苑:神话中的仙界。
竹西:地名,今江苏扬州附近。
羌管: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新愁:新的忧愁或感伤。

鉴赏

这首《扬州慢》是宋代词人赵以夫的作品,描绘了扬州春天的美景和独特的氛围。开篇“十里春风,二分明月”展现了扬州春天的温煦与明亮,如同仙境般。“蕊仙飞下琼楼”运用了神话意象,将花朵比喻为仙子降临,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冰花剪剪,拥碎玉成毬”描绘了花朵如冰雪般晶莹剔透,簇拥成球,美不胜收。词人通过“长日、云阶伫立”和“太真肌骨,飞燕风流”,赞美了扬州女子的清雅与柔美,仿佛杨贵妃和赵飞燕的化身。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扬州繁华景象的赞美,认为其汇集了天下之美。下片转入梦境,写雨中花朵的香气飘散,仿佛花神降临,带给人冷落而美好的感受。

词人接着询问竹西的景致是否依旧,天空中的烟水迷茫,黄昏时分,羌笛声在孤城响起,勾起了新的愁绪。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扬州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扬州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词人自身的孤独情绪。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次方蒙斋月夜

几点垂垂北斗,一床悄悄西风。山河天地点尘空。

月殿蟾蜍欲动。舌本琼浆甘彻,鼻端玉蕊香通。

棋边切莫笑衰翁。个里本来空洞。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尾犯.重九和刘随如

长啸蹑高寒,回首万山,空翠零乱。

渺渺清秋,与斜阳天远。

引光禄、清吟兴动,忆龙山、旧游梦断。

夹衣初试,破帽多情,自笑霜蓬短。

黄花长好在,一俯仰、节物惊换。

紫蟹青橙,觅东篱幽伴。

感今古、风凄霜冷,想关河、烟昏月淡。

举杯相属,殷勤更把茱萸看。

形式: 词牌: 尾犯

沁园春(其一)次刘后村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

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

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

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忘怀。物外徘徊。

与鸥鹭同盟两莫猜。

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凰台上,声挟风雷。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

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三)次方时父

自笑生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

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

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

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纷纷纡紫拖蓝。

送水北山人又水南。

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

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

知谁健,且茹芝商岭,饮菊胡潭。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