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重九和刘随如

长啸蹑高寒,回首万山,空翠零乱。

渺渺清秋,与斜阳天远。

引光禄、清吟兴动,忆龙山、旧游梦断。

夹衣初试,破帽多情,自笑霜蓬短。

黄花长好在,一俯仰、节物惊换。

紫蟹青橙,觅东篱幽伴。

感今古、风凄霜冷,想关河、烟昏月淡。

举杯相属,殷勤更把茱萸看。

形式: 词牌: 尾犯

翻译

长啸声中踏上高山之巅,回首望去,万座山峦苍翠纷乱。
清秋之气悠远绵长,夕阳西下,天地间显得更加辽阔。
想起光禄大夫的清雅诗篇,旧日龙山游历的梦境已断。
初试夹衣,破旧的帽子似乎也有情感,感叹自己如短发霜蓬般老去。
菊花依旧盛开,转眼间季节变换,令人惊讶。
寻找紫蟹和青橙,想要在东篱之下寻觅知音。
感慨古今变迁,秋风霜冷,边关河畔烟雾朦胧,月色清淡。
举杯共饮,深情地凝视茱萸,寄托哀思与祝愿。

注释

长啸:大声呼啸。
高寒:高山寒冷之地。
回首:回头看。
渺渺:形容广阔或深远。
光禄:古代官职名。
龙山:泛指名胜之地。
夹衣:两层衣服,指初秋衣物。
霜蓬:比喻白发。
黄花:菊花。
节物:时节的景物。
紫蟹:紫色的螃蟹。
东篱:源自陶渊明《饮酒》中的典故,象征隐居生活。
关河:边关河流。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鉴赏

这首宋词《尾犯·重九和刘随如》是赵以夫的作品,描绘了重阳登高赏景的情境。诗人通过“长啸”、“回首万山”展现出豪迈的气概,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叹。"空翠零乱"形象地描绘了秋日山色的清新与错落。接着,他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清秋"、"斜阳"、"旧游梦断",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诗人穿上初秋的夹衣,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如霜蓬般白发生短。他对黄花的赞美寓意着对高洁品格的坚守,而紫蟹青橙则象征着丰收的季节和隐逸的生活。面对凄冷的秋风和关河的朦胧,诗人借茱萸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节日的祝福。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友人的牵挂,展现了浓厚的重阳节气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一)次刘后村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

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

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

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忘怀。物外徘徊。

与鸥鹭同盟两莫猜。

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凰台上,声挟风雷。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

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三)次方时父

自笑生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

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

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

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纷纷纡紫拖蓝。

送水北山人又水南。

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

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

知谁健,且茹芝商岭,饮菊胡潭。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自鄞归赋

客问吾年,吾将老矣,今五十三。

似北海先生,过之又过,善财童子,参到无参。

官路太行,世情沧海,何止嵇康七不堪。

归来也,是休官令尹,有发瞿昙。千岩。秀色如蓝。

新著个楼儿恰对南。

看浮云自在,百般态度,长江无际,一碧虚涵。

荔子江珧,莼羹鲈鲙,一曲春风酒半酣。

凭阑处,正空流皓月,光满寒潭。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芙蓉月

黄叶舞碧空,临水处、照眼红苞齐吐。

柔情媚态,伫立西风如诉。

遥想仙家城阙,十万绿衣童女。

云缥缈,玉娉婷,隐隐彩鸾飞舞。樽前更风度。

记天香国色,曾占春暮。依然好在,还伴清霜凉露。

一曲阑干敲遍,悄无语。空相顾。

残月淡,酒阑时、满城钟鼓。

形式: 词牌: 芙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