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南山沈彦之采金罂子

尘襟心不怡,驾言采药去。

木颗摘金罂,刺手不盈筥。

石齿滑行屐,齧足畏侧步。

山雨秋正深,落叶沉已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访南山沈彦之采金罂子》描绘了一幅访山采药的场景。首句“尘襟心不怡”表达了诗人内心因俗世烦恼而心情不畅,决定远离尘嚣,前往南山寻求宁静。接下来的诗句“驾言采药去”直接点题,描述了诗人驾车前往的目的。

在山中,诗人采摘金罂子(一种草本植物,可能含有药用价值),但“木颗摘金罂,刺手不盈筥”暗示了采摘过程中的艰辛,金罂子虽好,却难以满载。接着,“石齿滑行屐,齧足畏侧步”形象地描绘了山路崎岖,行走艰难,石头锋利,鞋子滑脚,甚至担心每一步都会踩到松动的石头。

“山雨秋正深,落叶沉已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秋雨连绵,落叶堆积,腐烂的气息弥漫,增添了旅途的孤寂与艰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采药精神,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辛巳岁将游江阴君山堕马伤腕既乃扶病而往作是诗似陈希文

上上黄君山,瞰兹大江陲。

一展万里观,悠然千古思。

正北仰岱岳,稍西望淮沂。

计彼俯视此,小于水中坻。

朝来扶桑暾,已挂弱木枝。

江尽即入海,山行复何之。

我马虽云跌,我车犹可脂。

人世若转丸,适心苟相怡。

形式: 古风

医士马德正此山中

乡里马少游,神仙葛稚川。

结庐此山中,手披白云篇。

药草满畦埒,松枝为屋椽。

饥食夫容砂,渴饮枸杞泉。

宁与尘事疏,勿贻俗子怜。

借问此何山,但笑终不言。

形式: 古风

送钱若虚游武当

北方龟与蛇,列舍应天星。

阴中有伏阳,在地为水灵。

祠宫嵩岳西,高露何亭亭。

析褫走万里,香火不得宁。

阿师亟欲去,江柳犹未青。

赠子诗五言,持用叩神扃。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寄呈虞伯生学士

今代虞夫子,自是瀛洲仙。

抚编诵奇文,西顾心如悬。

我昔曾大父,盖尝治临川。

手泽幸尚存,桐宫几百年。

前贤不自誉,所望在后贤。

褒嘉作美语,声光同烂然。

寸心此区区,去雁春风前。

白云不可寄,但有白云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