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云阳寄府曹

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

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

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

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

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

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受命前往官府,冒着酷暑无暇休息。
行百里至云阳,询问乡间水灾情况。
上天频繁降下异常气候,为何不均匀施舍恩泽。
抬头看高大的树梢,只见洪水留下的痕迹。
好的庄稼得以幸免淹没,杂草却在往日废墟中滋生。
倒塌的城墙布满旧址,庆幸能重返安居之地。
辗转涉过泥泞道路,沿着陡峭的沟渠前行。
仁德贤明的人担忧百姓,我虽卑微愿为此役效力。
公堂上各位君子,期待与他们谈笑相见。

注释

夙驾:清晨驾车出行。
祗府命:接受官府的命令。
冒炎:冒着炎热。
遑息:没有闲暇休息。
次:停留。
云阳:地名,古县名。
闾阎:泛指乡间。
漂溺:被水冲走或淹溺。
上天:天意或自然。
屡愆气:气候多次异常。
胡不:为何不。
均寸泽:均匀地施舍恩泽。
乔树巅:高大的树梢。
洪流迹:洪水的痕迹。
良苗:好的庄稼。
湮没:被淹没。
蔓草:蔓延的杂草。
宿昔:过去的日子。
颓墉:倒塌的城墙。
故墟:废墟。
周旋:辗转。
涂潦:泥泞的道路。
侧峭:陡峭。
缘沟脉:沿着沟渠。
仁贤:仁德贤明的人。
贱子:谦称自己。
甘所役:心甘情愿地服役。
公堂: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众君子:尊称同僚或官员。
言笑:谈笑。
觌:相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炎热的夏季被派遣到云阳(今属江苏镇江)去执行公务的情景。开头“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表明了急迫的使命和酷热难耐的气候。接着,“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则写出了行官途经之苦和对民众安危的关心。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是诗人对自然界不公平的气象表示不满,希望天空能够均匀降下雨水。紧接着,“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通过仰望高大的乔木和观察洪水留下的痕迹,来表达对过去洪灾的回忆。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则是希望好好的禾苗能够避免被淹没,并且看到野草在昨日之地重新萌发。下面,“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描绘了诗人对荒废的城墙和旧址感到欣慰,因为即将返回安全的家园。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表达了行走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以及探寻溪谷曲折的小路的艰辛。随后,“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显示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官员甘愿承担这种艰巨任务。

最后,“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则描绘了一种在公共场所,与其他士大夫共同探讨国家大事的情景。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社会和谐共处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官员赴任途中所见所感,反映了唐代官员对于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自然灾害和公共责任的深刻认知。同时,诗中的语言风格、意象运用都体现出作者韦应物的才华和情怀。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

晓漏戒中禁,清香肃朝衣。

一门双掌诰,伯侍仲言归。

亭高性情旷,职密交游稀。

赋诗乐无事,解带偃南扉。

阳春美时泽,旭霁望山晖。

幽禽响未转,东原绿犹微。

名虽列仙爵,心已遣尘机。

即事同岩隐,圣渥良难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

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琥珀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形式: 五言绝句

始至郡

湓城古雄郡,横江千里驰。

高树上迢递,峻堞绕欹危。

井邑烟火晚,郊原草树滋。

洪流荡北阯,崇岭郁南圻。

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

旱岁属荒歉,旧逋积如坻。

到郡方逾月,终朝理乱丝。

宾朋未及宴,简牍已云疲。

昔贤播高风,得守愧无施。

岂待干戈戢,且愿抚茕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