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其三)

当轴开边衅,朝绅半诡随。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

愿饰湟中备,毋轻马邑师。

当时虽枘凿,今日若蓍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朝廷开启边疆纷争,官员们多迎合权势。
大臣负责进言献策,必定涉及国家安危。
希望加强湟中防备,切勿轻视马邑的军队。
那时虽然不合时宜,如今却如同占卜的龟甲和蓍草般重要。

注释

当轴:朝廷核心。
衅:争端。
诡随:迎合权势。
公方:大臣。
献纳:进言献策。
安危:国家安全。
饰:加强。
湟中备:湟中地区防御。
马邑师:马邑的军队。
枘凿:不合时宜,格格不入。
蓍龟:古代占卜工具,象征决策参考。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属于古体诗。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忠诚、公正官员的赞美。

“当轴开边衅”,这里的“轴”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事务的竹简,“开”则是开启或开始之意。结合下文,诗人是在回忆历史上某个重要时刻,当国家面临边疆危机的时候。

“朝绅半诡随”,“朝绅”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半诡随”则表达了一种态度,即这些官员在处理国事时并非全心全意,而是有所保留甚至有欺骗之行为。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这里的“公方”可能是指公正无私的官员,“司献纳”则是提交报告或建议。诗人赞扬这些忠诚的官员,他们的话语总是关注国家的安危。

“愿饰湟中备,毋轻马邑师”,“愿饰”表达了希望和愿望,“湟中备”可能指的是准备好防御以应对边疆的威胁。后半句则是在强调不要轻视边境的军事力量(马邑师)。

最后两句“当时虽枘凿,今日若蓍龟”,通过古代占卜用具——蓍草和龟壳来比喻历史事件的严肃性。即使在过去,即便是细小的事,也如同占卜一样被严肃对待。而现在,却似乎已经不再重视这些了。

整首诗充满了对于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忠诚、公正官员的肯定,同时也隐含着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王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其二)

峨豸居乌府,时方豹守关。

吾惟操白简,渠谩倚冰山。

六馆为增气,群憸觉汗颜。

左迁无愠色,青史自斑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其一)

太学修名立,甘泉晚节香。

岿然周大老,好在鲁灵光。

馀庆沧浪水,清规寿俊坊。

典刑今可挹,通德合名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挽漳守郑都承子敬四首(其四)

当日曾同鹓鹭群,清漳风月又平分。

轮囷肝胆忧时事,紬绎诸书洗吏氛。

悔不佩韦成造次,幸犹挂剑答殷勤。

只鸡斗酒来行酹,三十六湾生暮春。

形式: 古风

挽漳守郑都承子敬四首(其三)

壶山阀阅例多贤,雪玉风标忆眼前。

正献风猷复斋继,蜀公素业肯亭传。

人于故国悲诸老,我为吾州惜二仙。

在昔靖康人物尽,却教老蔡雪垂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