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友人钱叔宝所作,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共道司农领?来,至今风采映吴台”以司农(古代官职)为引子,暗喻友人钱叔宝的高洁品格和卓越才华,如同司农之名,其风采至今仍照耀着吴地,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友人高尚人格的敬仰。
颔联“车门文举无劳刺,馆客长瑜未肯回”引用了曹魏时期著名文学家孔融(字文举)和周瑜(字公瑾)的典故,以孔融不需劳烦他人邀请便能自由出入,以及周瑜对宾客礼遇有加却不轻易离去的形象,来比喻钱叔宝的才华横溢和广受赞誉,同时也暗示了王世贞对友人深得人心的欣赏。
颈联“我自江湖容抱疾,即从霄汉见怜才”则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处境与对友人才华的感慨。诗人自比于江湖中的病人,虽身处困境,却依然能感受到友人对其才华的怜惜与欣赏,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尾联“诸生但许青萍在,会有雄光傍上台”以“青萍”象征友人的才华,预示着将来友人必将光芒四射,成就非凡,与“雄光傍上台”相呼应,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典故,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德,也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