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泾流不浊渭,种桃无李实。
养心去尘缘,光明生虚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颐轩诗六首》中的第六首。诗中以泾渭二水的清澈比喻内心的纯净,"泾流不浊渭"象征心境清明,不受世俗杂念污染。"种桃无李实"则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如同种下桃树却期待收获李子般,寓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接下来的"养心去尘缘"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修养内心,去除尘世的牵绊,达到心灵的净化。最后两句"光明生虚室"则进一步强调,当内心清净,智慧和美德的光明就能在虚静的内心空间中自然显现。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物抒怀,表达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向往。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枢机要发迟,饮食戒味厚。
渔人溺于波,君子溺于口。
辱莫辱多欲,乐莫乐无求。
人生强学耳,万古一东流。
无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
公能知本源,佛亦不相似。
知足是灵龟,无厌乃朵颐。
虚心万物表,寒暑自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