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二七)

大有好笑事,略陈三五个。

张公富奢华,孟子贫轗轲。

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饿。

巴歌唱者多,白雪无人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翻译

有很多可笑的事情,我简单地列举几个。
张公生活奢侈豪华,而孟子却困顿贫穷。
他只满足于让侏儒吃饱,对像东方朔那样饥饿的人毫不怜悯。
在巴地唱歌的人很多,但高雅的《白雪》却没有人应和。

注释

大有:很多。
好笑事:可笑的事情。
略陈:简单列举。
张公:指代某位奢侈的贵族。
富奢华:生活奢侈豪华。
孟子:儒家学者,这里可能象征贫困。
贫轗轲:困顿贫穷。
只取:只满足于。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饱:吃饱。
不怜:不怜悯。
方朔:东方朔,汉代才子,常以饥饿自嘲。
巴歌:民间歌曲,可能来自巴蜀地区。
唱者多:唱歌的人多。
白雪:古代高雅的音乐,如《阳春白雪》,与下文的'无人和'形成对比。
无人和:没有人应和。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社会现实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比张孟两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诗人以尖锐的笔触批判了社会上的奢侈与冷漠,表达了自己对底层人民困境的同情。

首句“大有好笑事,略陈三五个”是说要简述几个令人发笑的事情,但这种笑容中含着讽刺和不满。接下来的“张公富奢华,孟子贫轗轚”对比了两种极端的生活状态,张公代表了富有阶层的奢侈享乐,而孟子的“贫轗轚”则形象地描绘出贫困的艰辛。

中间两句“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饿”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诗人指出社会只满足那些小巧精致的事物,而对真正的饥饿和痛苦视而不见。这里的“侏儒”可能象征着细腻入微的享乐,“方朔”则代表了广大而深重的困苦。

末尾两句“巴歌唱者多,白雪无人和”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感。在热闹的歌舞场合中,有许多人在欢唱,但是在寒冷如白雪般的贫困边缘,却鲜有人能与之同声相和。这既是对富人的讽刺,也反映出社会底层的孤独无助。

整首诗通过这些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八)

老翁娶少妇,发白妇不耐。

老婆嫁少夫,面黄夫不爱。

老翁娶老婆,一一无弃背。

少妇嫁少夫,两两相怜态。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九)

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

尽号曰先生,皆称为学士。

未能得官职,不解秉耒耜。

冬披破布衫,盖是书误己。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三一)

昨日何悠悠,场中可怜许。

上为桃李径,下作兰荪渚。

复有绮罗人,舍中翠毛羽。

相逢欲相唤,脉脉不能语。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三二)

丈夫莫守困,无钱须经纪。

养得一牸牛,生得五犊子。

犊子又生儿,积数无穷已。

寄语陶朱公,富与君相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