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杨民瞻索古梅曲,次其韵

园居好处,是古梅飞动、欺霜凌雪。

底问纷华桃李态,自倚天姿明洁。

城外灵山,桥头玉水,多少佳风月。

岁寒时候,南枝尤与清绝。

几回唤酒寻诗,诗成小醉,絮帽浑敧侧。

领略不辞身跌宕,一洗群儿啁哳。

太始遗音,元和新样,到了都难说。

草玄经在,对花何闷孤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园林的美好之处,在于古梅傲然绽放,抵挡霜雪的侵袭。
何必去问繁华的桃李如何娇艳,梅花凭借自身的天赐姿态,明亮洁净。
城外的灵山,桥头的玉水,那里有无数美好的风月。
寒冬时节,南边的梅枝更是清冷绝美。
我多次举杯寻觅诗意,诗成后微醺,帽子歪斜。
即使身体跌宕起伏,我也愿意去欣赏,洗净世俗的嘈杂。
古老的太始之音,新颖的元和风格,都难以言表。
研读《道德经》时,面对花朵,我并不感到孤独寂寞。

注释

古梅:古老的梅花。
纷华:繁华。
桃李态:桃李的娇艳姿态。
天姿:天生的姿态。
灵山:神圣的山。
玉水:清澈如玉的流水。
佳风月:美好的风景和月色。
南枝:南方的梅枝。
清绝:清冷绝美。
寻诗:寻找诗歌。
絮帽:柳絮般的帽子。
浑敧侧:完全歪斜。
跌宕:起伏不定。
群儿:众人。
啁哳:嘈杂声。
太始遗音:太初遗留的音乐。
元和新样:元和时期的创新风格。
草玄经:《道德经》。
何闷:为何感到闷闷不乐。
孤寂:孤独寂寞。

鉴赏

这首宋词《百字令·杨民瞻索古梅曲,次其韵》是韩淲所作,通过对古梅的描绘,展现了园居生活的高雅与清幽。"古梅飞动、欺霜凌雪",形象地刻画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姿态,表现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词人以古梅自比,强调其明洁天姿,不同于桃李的繁华艳丽。

"城外灵山,桥头玉水",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优美环境,为梅花增添了诗意背景。"岁寒时候,南枝尤与清绝",赞美了梅花在寒冬中独树一帜的清冷之美。接下来,词人借饮酒赋诗,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即使身陷醉境,也愿意亲近它。

"领略不辞身跌宕,一洗群儿啁哳",词人表示愿意放下世俗的喧嚣,沉醉于梅花的世界,享受那份宁静。"太始遗音,元和新样",暗指梅花的古老韵味与新颖气质难以言表。最后,词人以"草玄经在,对花何闷孤寂"收尾,表达了自己在欣赏梅花时的孤寂心境,但这份孤寂却因花而得到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同时也寓含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追求。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次韵

风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气沈沈。山间林下步轻阴。

花柳飞绵布锦。酒病向谁能遣,春愁惟我难禁。

尊前一曲断肠声。梦破晓窗敧枕。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次韵赵路分

脉脉蜂黄蝶粉,盈盈水秀山明。卖花声里听吹饧。

佳丽芳华韵胜。下上休看舞燕,惺忪一任啼莺。

枕痕屏曲梦关情。酒醒春宵漏尽。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晚春时候

闻道晚春时候,暖风是处花飘。游人争渡水南桥。

多少池塘春草。跃马谁联玉勒,钓鱼应泛兰桡。

韶光何限不逍遥。输与溪鸥野鸟。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

日日山迷水癖,年年书恼诗痴。寻思那里要他知。

试比古人犹未。往往眼甜口苦,常常心是身非。

如何则甚破他疑。只学今人足矣。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