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其四)

穴出丹砂粒,川呈晕角辉。

向来曾画诺,此去稍斜飞。

若不吟红药,还应对紫薇。

太公虽白发,西伯要同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哲理的融合,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句“穴出丹砂粒”,以“穴”象征隐居之地,“丹砂粒”则寓意着珍贵与内敛,暗示老人隐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接着“川呈晕角辉”,将视线转向广阔的河流,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光芒四射的景象,象征着老人智慧的光辉照耀四方。

“向来曾画诺,此去稍斜飞”,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老人的决定比作画下的承诺,而“稍斜飞”则形象地描绘了老人离开时的姿态,既展现了决断力,也透露出一丝洒脱与自由。

“若不吟红药,还应对紫薇”,这里通过“红药”与“紫薇”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无论是红艳还是紫色,都是自然界中美丽的象征,寓意老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最后两句“太公虽白发,西伯要同归”,引用了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以姜太公的智慧与西伯姬昌的知遇之恩为典故,表达了对老人智慧与人生境界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寄托了对老人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姜太公一样,即便年岁已高,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与知音共度余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老人智慧、决断力以及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挽李平仲二首(其一)

杳杳归无极,茫茫恨有馀。

九原那可作,万事总成虚。

汀草何尝歇,云山亦自如。

此回真定别,无雁可传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李平仲二首(其二)

穷达皆昨梦,死生同一波。

幻身非我有,薄俗奈渠何。

霜树柯茎少,江湖洲渚多。

老来不禁泪,未忍过怀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挽吴节夫二首(其一)

古道在今世,今人离古心。

延陵存一老,元祐得遗音。

乐善稻粱熟,忧民江海深。

二毛方五马,当代阻为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吴节夫二首(其二)

生死一大事,圣贤三致思。

朝闻应夕可,春叶又秋枝。

高眼世无比,点头人有谁。

朔风吹槁野,天地亦含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