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拾得(其四)》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进行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联“花垒纵横刬不平,蛾眉间道又奇兵”,以“花垒”比喻生活中的纷繁复杂,暗示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同时,“刬不平”表达了诗人对于消除世间不公、追求公平正义的渴望。“蛾眉间道又奇兵”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困难面前,人们寻找出路时的智慧与勇气,如同在狭窄的道路上布下奇兵,巧妙应对。
颔联“萍踪难觅排愁法,檀口虚传好色名”,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的思考。通过“萍踪”比喻人生如浮萍,难以把握,暗示了生活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排愁法”表达了人们面对困境时寻求解脱的努力,但往往徒劳无功。“檀口虚传好色名”则讽刺了社会上对于外貌的过分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虚荣与空洞。
颈联“牛女悲欢多臆说,燕环肥瘠任公评”,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感慨。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既是悲也是欢,充满了臆测与想象。而“燕环肥瘠任公评”则以燕子筑巢的轻盈与随意,象征着个人命运的不可控,任凭他人评说。
尾联“绿衫一把珍珠泪,本欲留行反送行”,以绿衫女子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女子本意是想留下,却最终不得不送别,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无奈。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公平与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