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秋暮书怀

西风急。新愁都付寒蝉咽。寒蝉咽。

一帘残月,半林黄叶。画屏猩色重帷隔。

短篱丛菊来双蝶。来双蝶。香残酒冷,重阳时节。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秋暮书怀》由清代诗人赵友兰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

“西风急”,开篇即点明季节与氛围,西风劲吹,渲染出一种肃杀之气。紧接着,“新愁都付寒蝉咽”,将诗人的新愁寄托于寒蝉的哀鸣之中,寒蝉在秋风中低吟,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此处以物喻人,通过寒蝉的悲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愁绪。

“寒蝉咽”之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一帘残月,半林黄叶。”残月挂在天边,洒下淡淡的光辉,映照着半林的黄叶,落叶随风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一句通过残月与黄叶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意境。

“画屏猩色重帷隔”,诗人通过描绘室内装饰的色彩,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幽暗与封闭感,猩红色的画屏与厚重的帷幔,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压抑。

“短篱丛菊来双蝶”,转而描写室外的景象,短篱旁的菊花丛中,双蝶翩翩起舞,虽然画面看似生机勃勃,但在这深秋的背景下,却更显出一种孤寂与落寞。双蝶的出现,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

最后,“香残酒冷,重阳时节”,点明了时间的节点——重阳节。此时,花香已逝,酒意渐冷,重阳佳节的热闹与欢愉已成过去,留给诗人的只有无尽的思念与哀愁。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忆秦娥·秋暮书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景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愁绪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1)

赵友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书卿。王某妻。工词,炼字精深,调音谐畅。有《澹音阁词》

  • 字:佩芸
  • 籍贯:江苏无锡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秋夜望月,怀余佩青女士

闲拓碧纱窗,放入玲珑月。

冰簟展银床,凉浸幽花骨。

灭烛露花滋,天外飞鸿没。

千里共婵娟,苦恨音尘阙。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百字令.夜阅婉芳女甥遗诗,感填此阕

容阳娇女,擅班姬才调,移家兰渚。

锦里春风随宦辙,雏凤争传好语。

粉本留香,锦囊绣句,逸调谐宫吕。

轩开写韵,那堪埋玉尘土。

应是忉利仙缘,掌书月府,逐队霓裳舞。

漏尽灯残翻旧稿,剩有遗音酸楚。

蝉咽凄凉,虫丝缭绕,总是伤心谱。

寒宵不寐,顿添幽恨如许。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渔歌子.画菊

三径西风雁到迟。半生傲骨与花期。

摹月影,写霜姿。泼墨屏风画折枝。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调笑令.初秋闻雁

萧瑟。萧瑟。蝉噪夕阳黄叶。西风凉卷罗帏。

乍见长空雁飞。飞雁。飞雁。引起乡心无限。

形式: 词牌: 古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