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乌奴楼阁起江皋,特地携樽上最高。
城阁带烟无十里,舳舻衔运过千艘。
个中官事暂时少,明日吾生依旧劳。
未到张灯犹晚渡,锦腰催拍送陶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在四月二十日登上乌奴山楼阁的景象。他特意带着酒杯,选择最高处欣赏景色。远处的城市和江面笼罩在烟雾中,绵延十数里,繁忙的舟楫络绎不绝,运输船只众多。诗中透露出官场事务虽暂时减少,但诗人意识到人生劳碌还将继续。他还提到尚未到夜晚,渡口的灯火还未点亮,而江边的女子们已经急切地拍打着节奏,似乎在催促人们享受这悠闲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间烟火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感慨和对片刻宁静的向往。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黄旗分破柳梢青,旗尾穿林鸟不惊。
感极老人翻欲泣,赦馀污吏始偷生。
帐闲缥缈传新曲,酒贱蹒跚醉老兵。
与子相从亦云乐,袖鞭吟看远山明。
四山木叶绿交加,数架茅茨是我家。
窗隙微风入飞絮,竹边清露养孤花。
得眠稳寐梦须好,无句不幽诗可誇。
底事年来祗流汗,文书埋没鬓毛华。
边城秋意老,寒色到庭除。
雨久苔花暗,风高柳叶疏。
异乡思骨肉,多病喜方书。
岂是无归计,东阳故有居。
小砑花藤字画精,五言重喜见长城。
工深斧凿浑无迹,意静波澜转觉平。
湖上幽奇君胜赋,笔端芜陋我堪惊。
贪多独有珍藏计,他日山间要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