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上层楼北望时,闲云远水自相宜。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城上高楼远眺北方景致的情景。"闲云远水自相宜"一句表达了一种自然与和谐的境界,云舒云卷,水波不兴,两者各司其职,却又互为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接下来的"人人尽道堪图画",则是对这景致赞赏之余,人们都认为它值得被描绘成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一句中,“枉”字有虚度的意思,这里是说派遣山中隐者(山翁)去那边饮酒习泳实属多余,因为那里的美景与山翁本身就如同画中之境,已经完美,不需任何修饰。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北方的壮丽,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内心的喜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即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艺术,任何多余的修饰都可能是对它的亵渎。
不详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兼风飒飒洒皇洲,能滞轻寒阻胜游。
半夜五侯池馆里,美人惊起为花愁。
一带长溪渌浸门,数声幽鸟啄云根。
松亭尽日唯空坐,难得儒翁共讨论。
青门春色一花开,长到花时把酒杯。
自觉无家似潮水,不知归处去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