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微雨十六夜雨止见月

灯火千门竞是日,出户黄昏云抹漆。

夜光乘闇何处投,冷淡行人怅如失。

明朝风清天动色,云阴初若龟兆坼。

须臾白盘升天东,相如归来更全璧。

形式: 古风

翻译

万家灯火争辉映,恰似白天在黄昏。
黑夜中,月光无处可投,行人心情凄凉失落。
明日风清,天空色彩变换,云层裂开预示着变化。
不久东方天际升起皓月,如司马相如归还完整的美玉。

注释

灯火:形容夜晚明亮的灯光。
竞是日:争似白天。
黄昏:傍晚时分。
云抹漆:云彩像涂了漆一样黑。
夜光:指月亮。
乘闇:趁着黑夜。
怅如失:感到失落。
明朝:明天。
风清:天气晴朗。
天动色:天空颜色变化。
龟兆坼:龟壳裂纹象征预兆。
须臾:片刻。
白盘:明亮的月亮。
全璧:完整的玉璧,比喻圆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元宵节庆典景象。开篇"灯火千门竞是日,出户黄昏云抹漆",通过对比强烈的灯光与柔和的暮色,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夜光乘闇何处投,冷淡行人怅如失"则转而描写夜幕降临后的情景,月亮似乎在暗中寻找投射之地,而路人却显得冷清且有些迷茫。

"明朝风清天动色,云阴初若龟兆坼"一句,诗人笔触转向次日清晨,描绘了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的美妙。最后两句"须臾白盘升天东,相如归来更全璧"则表达了对明月升起与诗人朋友相如归来的喜悦,以及对于完满、圆满之物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日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细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其三)

化工作意办春来,斗柄明朝后日回。

东风先到江南岸,江山濯濯无尘埃。

灵光葱葱随处有,夜半两两明三台。

天遣异人为时出,要作霖雨泽九垓。

明堂藉此一柱壮,他山之木皆凡材。

如今国势盘泰华,向来天步屯云雷。

岁岁年年竞是日,人人争欲持寿杯。

天知调羹付公手,江梅不为他人开。

长生唯在一清净,别无方丈并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其二)

天寒岁律今峥嵘,御街钟鼓天初明。

近臣日报君颜喜,问寝慈宁圣主情。

万年泄泄融融乐,此事无与凡公卿。

父老问某何臻此,天子用孝公用诚。

向来瞻云一万里,雁书不到江南城。

初决和戎盖公策,来归驺驭人欢迎。

九重日奉天下养,禁苑蟠桃春自生。

当时若用他人说,至今未见风尘清。

前代功臣岂不有,未有彷佛公勋名。

封人考叔陋筹策,区区但舍君之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其一)

玉带金鱼衮绣光,维垣一旦侍君王。

垂绅庙堂调玉烛,能使天公时雨旸。

畴昔干戈岁屡歉,于今万室盈仓箱。

天心人意若相语,问公何以回穹苍。

天恶人心二三德,公惟一德妙赞襄。

夜半熟视璿霄象,紫微列宿相荧煌。

甘露醴泉不足瑞,但欲岁岁占农祥。

物阜人嬉了无事,斯民击壤君垂裳。

时时公亦憩杰阁,万物欣欣春昼长。

当时尹躬似今日,但欠昭回云汉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外舅庄子尚生辰

荆溪之山环千峰,摩空巉绝相争雄。

与公万仞俱壁立,祇有爽气蟠胸中。

荆溪之流碧满野,寒光秀色兼天泻。

与公雅量相对清,更觉波澜来笔下。

高门悬弧此日生,少年挥毫敌两京。

当时紫宸初射策,玉色临轩知姓名。

一旦横经向儒苑,凤掖銮坡去非远。

如今高卧尚琳宫,主父严徐见何晚。

向来皂盖先一州,龚黄已往无此流。

旰食我皇收士急,未容独乐林泉幽。

华堂宴笑春风里,水绿山青助公喜。

三槐功就却归来,寿如此山如此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