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华江皋烟树二首(其一)

疏柳静茅亭,亭下长江路。

不见亭中人,萧萧烟景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边风景图。诗人以“疏柳静茅亭”开篇,寥寥数笔勾勒出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柳树稀疏,茅亭静立,营造出一种淡泊与清幽的氛围。接着,“亭下长江路”,视线由近及远,引向了那条蜿蜒于江面之下的道路,似乎在诉说着过往与未来的连结。

“不见亭中人”一句,将画面聚焦于亭内,暗示着曾经有人在此停留、驻足,留下了故事与回忆。然而,此刻却已物是人非,只有“萧萧烟景莫”作为回应,烟雾缭绕,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这句中的“莫”字,既是对烟景的描述,也暗含了对过往人事的感慨,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34)

雷渊(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黄华江皋烟树二首(其二)

江山万里眼,一亭略约之。

黄华未死在,看出画中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题子端雪溪小隐图

出处皆天岂自由,仙标终合冠鳌头。

不妨貌取黄华景,时向铃斋作卧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黄华幽居图

层层佛屋贴山腰,山下幽居胜午桥。

物外人家无税后,閒中生理足渔樵。

雁踰远障凌虚迥,人与高秋共寂寥。

何处人间景如此,便应归隐不须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其一)前人

郑虔三绝旧知名,付与时人分重轻。

辽海东南天一柱,胸中谁比玉峥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