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四威仪(其二)

住,一身贫到无贫处。有谁知,狎鸥并宿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生活简朴至极的情景,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住,一身贫到无贫处。”诗人以“住”字开篇,点明了僧人的居住状态,接着用“一身贫”形容其物质生活的极度简朴,但“无贫处”三字则巧妙地揭示出,即使物质匮乏,心灵却能寻得富足之处,暗示了精神世界的丰盈。

“有谁知,狎鸥并宿鹭。”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僧人与鸥鹭相伴而眠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鸥鹭是自由自在的象征,与僧人一同栖息,不仅体现了僧人生活的闲适与超脱,也寓意着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的亲密关系和尊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童四威仪(其三)

坐,却被蒲团先识破。松作声,元是微风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天童四威仪(其四)

卧,太白一峰枕头大。伸双脚,虚空俱踏破。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仁侍者往浙

痛把山藤手自鞭,衔冤又上浙江船。

东湖佛法无多子,莫打诸方肋下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屷侍者见雪岩

仰山作梦梦未醒,噡语如今转更乔。

识得渠侬穷伎俩,跨门先倒用藤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