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鸡嗉牡丹》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鸡嗉牡丹的形态与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牡丹花的独特之美。
首句“绿英剪叶彷花王”,以“绿英”形容牡丹叶子的翠绿,仿佛是精心剪裁的花王之冠,既突出了叶子的生机勃勃,又暗喻了牡丹作为花中之王的地位。接着,“百朵悬条贯锦囊”描绘了牡丹花开的盛况,千朵万朵悬挂在枝头,如同一串串精美的锦囊,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绛帻巧收红嗉动,朱丝淡缀紫罗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牡丹花的细节之美。红色的花蕊(嗉)在绿色的花萼(帻)中巧妙地收束,仿佛是精心设计的装饰品,而淡色的丝线(朱丝)点缀其间,不仅增添了花朵的层次感,也使得紫色的花瓣(紫罗)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频输系肘愁车骑,误摘登山戏长房”这两句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人们频繁地采摘牡丹,甚至担心影响到车马通行,可见其珍贵与受欢迎的程度;同时,也有人因误摘而戏谑,体现了人们在欣赏牡丹时的轻松与乐趣。
最后,“堪作沉香亭下伴,玉环为结缕金裳”将牡丹比作沉香亭下的伴侣,与古代美女杨贵妃相提并论,赞美牡丹不仅美丽,还具有与高贵女子相配的气质。同时,以“玉环”比喻牡丹,暗示其如同杨贵妃般令人倾倒,结缕金裳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华贵与独特。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界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