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等空虚。
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祗是渠。
此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道法修养的理解和追求。"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等空虚"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寂寂"形容心灵的宁静与深远,而"太极"象征宇宙之源和道法之始。"无心"并非真的没有心,而是指心中无私欲、无杂念,只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祗是渠"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哲学思想。"性修自性"意味着通过内在的修养来回归本真的自己,而"非求得"表明这种修养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外在的成就或证明。"欲识真人祗是渠"则是在说,要想认识到那个真正悟道的人,他如同一股清泉,自然而不做作,不张扬也不隐瞒。
整首诗体现了古代修行者的高洁与超脱,以及对内在生命真谛的追求。
不详
学道全真在此生,何须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复生知那处生。
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
那烦紫宸命,远下白云峰。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
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
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
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
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君寄长安久,耻不还故乡。
我别长安去,切在慰高堂。
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