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作四首(其二)

九月都门凛欲霜,羸躯恩免立鹓行。

细书付吏誊初稿,和药呼儿对古方。

陋巷闭门常谢客,高斋扫地独焚香。

此生自计终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九月京城寒气逼人,我这病弱之躯承蒙恩典免于站立在官员行列。
详细地写下文书交给官吏抄写初稿,一边研磨草药一边唤儿郎一起查阅古籍药方。
居住在简陋小巷,常常谢绝访客,独自一人在高阁清扫地面,点燃香火。
这一生自我规划,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呢?似乎只有山林生活能让我长久向往。

注释

都门:京城的城门。
凛欲霜:形容天气寒冷如同霜降。
羸躯:病弱的身体。
鹓行:指朝廷官员的行列,鹓为古代传说中的鸟,排列有序。
初稿:最初写成的文稿。
古方:古代的医药配方。
陋巷:简陋的小巷。
高斋:高雅的书斋。
山林一日长: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初作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九月时节在都门的生活情景。首句“九月都门凛欲霜”以季节和环境起笔,渲染出都城秋意渐浓、寒气逼人的氛围。诗人身体衰弱,却因朝廷恩典得以免于繁杂的官场礼仪,置身于行列之外,心境显得较为轻松。

接下来的两句“细书付吏誊初稿,和药呼儿对古方”,展现了诗人居家生活的细节,他细心地批阅文书,吩咐下人抄写初稿,同时自己研读古籍,调制药方,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健康的关注。

“陋巷闭门常谢客,高斋扫地独焚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寂,他在简陋的小巷中闭门谢客,独自在高雅的书斋里打扫卫生,燃香静思,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此生自计终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长”,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认为自己此生的追求或许在于回归自然,享受山林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陆游在官场之外的闲适与内心世界,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九月初郊行

九月吴中尚裌衣,江郊策马踏斜晖。

荞花漫漫连山路,豆荚离离映版扉。

苍兔避鹰投涧去,黄鹌脱网傍人飞。

农家光景关心事,不为无才也合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九里

破晓凭鞍野兴浓,鹭飞先我过村东。

绿针细细稻浮水,绛雪纷纷花舞风。

陌上鞦韆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谁知老子裴回意,绝爱山横淡霭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二子

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

孟子无功如管仲,扬雄有赋似相如。

敬王事业知谁继,准易工夫故不疏。

孤学背时空绝叹,白头穷巷抱遗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二月一日作

狼藉梅花委道傍,山樱已复占年光。

檐消积雪时闻滴,衣覆残炉剩得香。

老马已衰宁识路,寒龟未死且支床。

柴荆终日无来客,赖有陶诗伴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