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锦字凭谁达,闲庭草又枯。

夜长灯影灭,天远雁声孤。

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

几回愁不语,因看朔方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锦字凭谁达”表明书信难以送达,通信不便,反映了当时交通不发达带来的隔绝感。而“闲庭草又枯”则是诗人在寂寞的庭院中看到的景象,草木凋敝,更增添了一份萧索之感。

夜晚的场景,“夜长灯影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无常,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灯影摇曳而灭,不仅是物理上的黑暗,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而“天远雁声孤”则让人感受到秋高气爽时鸿雁南飞的声音,似乎更加凸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变化。蝉翼般的鬓发即将凋零,而曾经浓密的胡须如今却变得斑白,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感慨,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无奈与哀愁。

“几回愁不语, 因看朔方图”则是诗人在无法言表的忧愁中,通过查看古地图来寻找精神上的慰藉。朔方图可能代表着过去记忆中的地点,或许是诗人与亲人共同生活过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试图跨越时空,缓解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孤寂与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收录诗词(2)

张迥(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苦吟。工诗,曾以诗谒齐己

  • 籍贯:唐末

相关古诗词

夜长灯影灭,天绕鹤声孤。

形式: 押[虞]韵

献蔡京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

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示妓榜子

绿罗裙下标三棒,红粉腮边泪两行。

叉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又留别同院

忆昔当年富贵时,如今头脑尚依稀。

布袍破后思宫内,锦裤穿时忆御衣。

鹘子背钻高力士,婵娟翻画太真妃。

如今憔悴离南海,恰似当时幸蜀时。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