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喜晤陈伯严

飒飒秋风夜气深,照人寒月肯来临。

矶头黄鹄重相见,海底鳗鱼未易寻。

大地山河悲缺影,中年丝竹动欢心。

横流何处安身好?从子商量抱膝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上海喜晤陈伯严》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夜相遇的情景,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联“飒飒秋风夜气深,照人寒月肯来临”,以飒飒秋风和寒月渲染出夜晚的清冷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寒月虽冷,却也愿意照亮这孤独的夜晚,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慰藉。

颔联“矶头黄鹄重相见,海底鳗鱼未易寻”,通过“黄鹄”与“鳗鱼”的比喻,表达了对旧友重逢的喜悦与对难以寻觅的某些事物的感慨。黄鹄是稀有的鸟类,象征着难得的重逢;而鳗鱼在深海中不易被发现,隐喻某些珍贵事物的难寻。

颈联“大地山河悲缺影,中年丝竹动欢心”,诗人将个人情感投射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感叹大地山河因缺少某些重要人物或事物而显得悲凉,同时在中年之际,丝竹之音能激起内心的欢愉,反映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尾联“横流何处安身好?从子商量抱膝吟”,面对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自问何处才是心灵的归宿,最终选择与友人一同抱膝长吟,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兼外交官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一)

泼海旌旗爇血红,防秋诸将尽笼东。

黄衫浅色靴刀备,年少翻能作鬼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二)

不如乌鸟《陈情表》,生属猴年寄母书。

读到季良男百拜,泪痕点点照衣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三)

不将褒鄂画淩烟,飒爽英姿尚凛然。

一语冲君冠上发,有人降表写龙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梁任父同年(其一)

列国纵横六七帝,斯文兴废五千年。

黄人捧日撑空起,要放光明照大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