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一)

名不得,状不得,不可得中亲搆得。

绝瑕翳,明皎洁,大似中秋夜明月。

别别,广寒宫殿烂银阙。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偈颂一百零三首”为系列,选取其九十一首进行鉴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与光明的境界。

首先,“名不得,状不得,不可得中亲搆得”,这句诗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了对某种难以言说、难以捕捉之物的追寻。这里的“名”、“状”分别指名称和形状,强调了这种事物超越了语言和物质的界限,无法通过常规的方式去描述或获得。这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直达内心深处的精神体验。

接着,“绝瑕翳,明皎洁,大似中秋夜明月”,诗人将追求的目标比作中秋之夜的明月,寓意着纯净、明亮、无瑕的状态。这里的“瑕翳”指的是瑕疵和遮蔽,而“明皎洁”则描绘出一种清澈透明、毫无污点的完美景象。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心灵纯净、精神高洁的向往。

最后,“别别,广寒宫殿烂银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理想境界的描绘。其中,“别别”可能是指独特、非凡的意思,而“广寒宫殿”和“烂银阙”则是对极乐世界、仙境般的美好想象。这些词汇不仅充满了神话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纯净、心灵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达到理想境界的向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超脱现实、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二)

金莲万朵烂荧□,照彻银霄第几层。

无量劫来明历历,须知元本是心灯。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三)

今古事茫茫,阴阳割昏晓。

碧露缀小桃,绿线垂堤柳。燕语雕梁,蛙鸣芳草。

钟声杂报声,大底大,小底小。

山僧见了,直得培增慎恼,一片涅柈心,狼藉知多少。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四)

不是而上事,亦非格外机。

蚯蚓抹过东海,蝍蟟吞却须弥。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五)

波斯手里捻生铁,把作希奇无价珍。

识破分文元不直,寒光笑衮浪花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