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故人

生死久离居,悽凉历旧庐。

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

古木巢禽合,荒庭爱客疏。

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

玉没终无像,兰言强问虚。

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长久以来生死相隔,凄凉地度过旧日居所。
感叹那条荒废的小径,已有十多年未踏足。
古树上鸟儿筑巢,荒芜庭院中人迹罕至。
剑盒里闲置着曾经的武器,床上堆满了未读完的书籍。
美玉消失,终究没有留下雕像,兰花之语也只是徒劳询问。
一生不得志,死后又会是如何的情景呢?

注释

生死:指生死离别。
悽凉:形容心情悲凉。
旧庐:昔日的住所。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十年馀:十多年。
古木:古老的树木。
巢禽:在树上筑巢的鸟儿。
爱客疏:对访客冷淡。
弹罢剑:剑已不再使用。
读残书:未读完的书籍。
玉没:美玉消失,常比喻人的去世。
像:雕像或形象。
兰言:借兰花表达的言语,可能指遗言。
虚:徒然,无果。
平生:一生。
泉路:死后的世界,也指墓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乔知之的《哭故人》,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生死久离居,悽凉历旧庐。”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哀伤的情调,诗人站在故人的空屋前,感受着生与死的长久分离,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这里的“悽凉”二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这种凄凉孤寂之情。

接着,“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诗人感慨旧日足迹难寻,再无重逢之时的哀愁。这里的“三径”指的是朋友相聚的地方,现今已然断绝,十年过去了,依旧是孤影自怜。

“古木巢禽合,荒庭爱客疏。”古树间鸟兽栖息,荒废的庭院中,曾经欢声笑语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稀疏的足迹。这两句更深化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现在孤独凄凉的情感。

“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诗人的生活变得异常寂寞,曾经握过的剑现在被收藏起来不再使用,床上堆满了未读完的书籍。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寂无为、物是人非的情景。

“玉没终无像,兰言强问虚。”诗中提及的玉和兰,往往象征着美好与高洁,但现在这些都变得模糊不清,询问也只是一种空虚的努力。这两句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追寻,以及现实中的无奈。

最后,“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诗人一生中未曾得到过真正的满足,如今站在泉水之旁,不禁发出“泉路复何如”的感叹。这两句是对一生碌碌无为、未能实现心愿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追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孤寂,以及对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

收录诗词(16)

乔知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

  • 籍贯:同州冯翊
  • 生卒年:公元?年至六九七年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

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

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

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

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

云月隐微微,夜上流黄机。

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

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生平荷恩信,本为荣华进。

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

形式: 古风

长信宫中树

婀娜当轩树,䒠茸倚兰殿。

叶艳九春华,香摇五明扇。

馀花鸟弄尽,新叶虫书遍。

零落心自知,芳菲君不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巫山高

巫山十二峰,参差互隐见。

浔阳几千里,周览忽已遍。

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荐。

楚云何逶迤,红树日葱茜。

楚云没湘源,红树断荆门。

郢路不可见,况复夜闻猿。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