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

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

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

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

云月隐微微,夜上流黄机。

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

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生平荷恩信,本为荣华进。

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边的庭院凝结了白露,北风吹过,落叶纷飞。
这时大雁南归,它们的叫声唤起了我对你的思念。
在深闺中,我整理着针线,敲击着砧板,研磨着细布。
鸳鸯图案的丝绸裁剪容易,但来自龙乡(京都)的信件却难以送达。
那幽深的九重闺房,我独自度过了十年的寂寞时光。
纱窗上挂着白云,罗帐中映着月光。
云和月影轻轻摇曳,夜晚的织机上,我还在忙碌。
寒霜冻结了我的珠履,秋风吹透了我的薄罗衣。
汉朝已经稳固了江山,你离去后,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曲折地写下蚕丝书信,却无雁可传,只能独自承受寂寥。
我一生都蒙受恩惠,寄予厚望是为了荣华富贵。
更何况如今青春不再,蝉鸣催促着我青丝变白发。

注释

南庭:庭院。
白露:露水。
鸿雁:大雁。
思妾:对你的思念。
曲房:深闺。
文练:细布。
鸳绮:鸳鸯图案。
龙乡:京都。
九重闺:深闺。
十年啼:十年孤独。
纱窗:窗户。
罗幌:罗帐。
流黄机:织机。
玉霜:寒霜。
金吹:秋风。
汉家:汉朝。
何事:做什么。
宛转:曲折。
蚕书:蚕丝书信。
寂寥:寂寥。
雁使:传递信使的大雁。
荷恩信:蒙受恩惠。
荣华进:追求荣华富贵。
落红颜:青春不再。
绿鬓:青丝变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宫中对远去丈夫的思念和忧虑。开篇“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设置了一个秋末初冬的萧瑟景象,给人以凄凉之感。接着“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表明这位女子在这个季节里,因听到大雁的叫声而引起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则展示了女子在空寂的宫中通过纺织来打发时间,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下文“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隔绝和相思之情。

“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强调了宫中的深邃与女子的孤独感,而“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则是她夜不能寐,对月伤怀的情景描写。

“云月隐微微,夜上流黄机”中,“黄机”通常指的是宫中的黄道机,这里可能暗示着女子夜晚时分仍在思念丈夫,并通过织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紧接着的“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则是对寒冷季节中女子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映射出她的内心之苦。

最后,“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表达了女子对于丈夫远征的担忧和不解。随后“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则是她通过书信来与丈夫保持联系,但因没有鸿雁作为信息传递者而感到无奈。

全诗最后,“生平荷恩信,本为荣华进。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表达了女子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青春易逝和容颜凋零的感慨,她通过蝉鸣声来提醒自己岁月匆匆,生命无常。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活的景象刻画,展现了古代女子在深宫中所承受的心灵孤独和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

收录诗词(16)

乔知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

  • 籍贯:同州冯翊
  • 生卒年:公元?年至六九七年

相关古诗词

长信宫中树

婀娜当轩树,䒠茸倚兰殿。

叶艳九春华,香摇五明扇。

馀花鸟弄尽,新叶虫书遍。

零落心自知,芳菲君不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巫山高

巫山十二峰,参差互隐见。

浔阳几千里,周览忽已遍。

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荐。

楚云何逶迤,红树日葱茜。

楚云没湘源,红树断荆门。

郢路不可见,况复夜闻猿。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拟古赠陈子昂

茕茕孤形影,悄悄独游心。

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同衾。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

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同衾违故乡。

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

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

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

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