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书事二首(其一)

捷书犹湿谤书随,太息斯人得祸奇。

文举旧曾称一鹗,退之亦自喜孤罴。

彼谗罔极身罗织,吾意怜才力发丝。

老去眼中神骏少,诸君莫怪道林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捷报刚刚传来,诽谤的言论紧随其后,这人的遭遇真是奇特。
像昔日的文举那样才华出众,像退之那样即使孤独也自得其乐。
那些小人无尽的诽谤,就像编织罗网一样陷害他,我内心同情他的才华却被如此对待。
随着年岁增长,我眼中的英雄越来越少,各位不要责怪我这样的道林师(可能指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注释

捷书:胜利的消息。
谤书:诽谤的言论。
斯人:此人。
得祸奇:遭遇奇特的不幸。
文举:指东汉名士孔融,以直言敢言著称。
一鹗:比喻杰出人才。
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
孤罴:孤独的熊,比喻独立不群。
彼谗:那些诽谤者。
身罗织:陷害他人。
怜才:同情有才之人。
力发丝:形容力量微弱,难以抗拒。
老去:年老。
眼中神骏:眼中的英雄。
少:减少。
道林师:可能指对世事洞察的隐士或老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作品,标题为《甲辰书事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个人才华被埋没的哀叹。

"捷书犹湿谤书随,太息斯人得祸奇。" 这两句通过“捷书”和“谤书”的对比,揭示了流言蜚语在社会上的泛滥和其带来的灾难,诗人感叹时弊之深。

"文举旧曾称一鹗,退之亦自喜孤罴。"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面对现实环境中退隐后的某种心态转变,虽是孤独,但也自得其乐。

"彼谗罔极身罗织,吾意怜才力发丝。"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流言之害,如同罗网一般无处不在,而诗人则表达出对自己才华的珍视和努力发挥的决心。

"老去眼中神骏少,诸君莫怪道林师。"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暮年感慨,以及希望他人不要因为他的外在形象而忽略了内在的智慧和教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省察,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但不得志者的悲凉心境,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甲辰春日二首(其二)

学问过时已悍坚,文章垂老未精专。

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

旧读温寻浑不记,新吟锻鍊久方圆。

此生幸不当词翰,免被人嘲上水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甲辰春日二首(其一)

买牛搜粟向蛮烟,衰病安知璧偶全。

使者召归曾四辈,臣之得罪又三年。

柳刘漏语谁云尔,绛灌怜才定不然。

纵使有泉堪洗耳,先生此愧若为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甲寅元月二首(其二)

七帙骎骎病鲜欢,君恩犹许备祠官。

婢传稚子屠苏酒,奴笑先生苜蓿槃。

自叹管君今老秃,更悲庞嫂不团栾。

新年辜负如筛饼,炮附煨姜胃尚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甲寅元月二首(其一)

少小逢场老罢休,衰残更阅几春秋。

瓜牛庐有亲情贺,罗雀门无谒刺留。

梦断玉皇香案畔,诗成田舍火垆头。

赐驹牵与萧京兆,归去姑乘款段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