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归去来

归去来兮任我真,事虽成往意能新。

何尝不遇如斯世,其那难逢似此人。

近暮特嗟时翳翳,向荣还喜木欣欣。

可怜六百馀年外,复有闲人继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随心所欲地回归自我,即使过往之事已成定局,心境也能焕然一新。
何曾未曾遇到过这样的世界,但像这样的人却难以再逢。
临近傍晚,感叹时光匆匆流逝,看到树木生机盎然,心中欢喜。
可惜在六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有闲适之人接续前人的足迹。

注释

归去来兮:回归自我。
任我真:随心所欲。
事虽成往:过往之事。
意能新:心境更新。
何尝:何曾。
如斯世:这样的世界。
其那:然而。
难逢:难以再逢。
近暮:临近傍晚。
特嗟:感叹。
时翳翳:时光匆匆。
向荣:生机盎然。
木欣欣:树木欣欣向荣。
可怜:可惜。
六百馀年:六百年后。
复有:还有。
闲人:闲适之人。
后尘:前人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读陶渊明归去来》,表达了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赞赏和对其人品的钦佩。首句“归去来兮任我真”直接引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第二句“事虽成往意能新”则表达了即使过去的事务已成为过往,但人的精神世界可以不断更新,保持清新。

接下来,“何尝不遇如斯世,其那难逢似此人”感叹在纷扰的世间能遇到像陶渊明这样超脱世俗、品格高尚的人实属不易。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陶渊明的独特价值。“近暮特嗟时翳翳,向荣还喜木欣欣”描绘出陶渊明归隐后的宁静与生机,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两句“可怜六百馀年外,复有闲人继后尘”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身后六百年仍有后人能理解并效仿他的生活态度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否达到这种境界的自省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度解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敬仰。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谈诗吟

诗者人之志,非诗志莫传。

人和心尽见,天与意相连。

论物生新句,评文起雅言。

兴来如宿构,未始用雕镌。

形式: 五言律诗

赁屋吟

屋新人喜居,屋弊人思去。

主若善修完,何时不能住。

形式: 五言绝句

酒少吟

此物近来贫,时时得数斤。

如茶辜老朽,似药负交亲。

未饮先忧尽,虽斟不敢频。

何由同九日,长有白衣人。

形式: 五言律诗

高竹八首(其八)

高竹逾冬青,四月方易叶。

抽萌如止戈,解箨若脱甲。

脩静信可爱,绕行不知匝。

嗟哉凡草木,徒自费锄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