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晚逐凉北楼迥望诗

平衢望如掌,曾雉暧相连。

断云留去日,长山减半天。

戏凫乘洑下,渔舟冒浪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北楼上远眺的情景。首句“平衢望如掌”,以手掌比喻平直的道路,形象地展现了视野的开阔。接着“曾雉暧相连”描绘了远处的雉鸡在暖阳中连绵不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断云留去日,长山减半天”两句,运用了巧妙的对比和动态描写,云朵遮挡着即将落下的太阳,而远处的高山似乎与天际相接,形成了一种深远的空间感。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戏凫乘洑下,渔舟冒浪前”则将视角转向了水面,鸭子在水中嬉戏,渔舟在波浪中前行,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的日常景象。这两句通过动物和船只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傍晚时分北楼远眺的美丽景色,以及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秋夜诗

高秋度函谷,坠露下芳枝。

绿潭倒云气,青山衔月规。

花心风上转,叶影树中移。

外游独千里,夕叹谁共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七夕诗

秋期此时浃,长夜徙河灵。

紫烟凌凤羽,红光随玉軿。

洛阳疑剑气,成都怪客星。

天梭织来久,方逢今夜停。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九日赋韵诗

是节协阳数,高秋气已精。

檐芝逐月启,帷风依夜清。

远烛承歌黛,斜桥闻履声。

梁尘下未息,共爱赏心并。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赋得桥诗

浮梁既冲崄,通波信可陵。

乘空写渭石,跨岸拟河冰。

斜阑隐浊雾,布影入清渑。

方知歌绿水,无待榜苍鹰。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