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毛颖翻成一秃翁,文章苦欲诳盲聋。
从前结实无非妄,胜处生涯好用工。
天上高深关守虎,马前奔走背生虫。
荣枯数定何须问,了却公家是奉公。
这首诗以毛颖比喻人,生动描绘了人生的种种境遇与心态。首句“毛颖翻成一秃翁”形象地将人比作逐渐失去活力与光彩的毛颖,暗示了人生的衰老与疲惫。接着,“文章苦欲诳盲聋”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追求名声与地位时,往往试图欺骗那些无法真正理解或感受的人,无论是视觉上的盲人还是听觉上的聋子,都隐喻了社会中那些难以触及的群体。
“从前结实无非妄,胜处生涯好用工”两句,反思过去的努力与成就可能只是虚妄,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在当前的生活中用心经营,寻找生活的美好之处。接下来,“天上高深关守虎,马前奔走背生虫”则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指出在追求高远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如同老虎守护着高处的领地,而人在前行的路上,也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阻碍,就像马前的虫子。
最后,“荣枯数定何须问,了却公家是奉公”表达了对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生的荣辱得失都是注定的,无需过分忧虑。真正的意义在于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奉公”,即尽职尽责,忠于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努力的价值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化感儿嬉七十翁,波馀犹足活瘖聋。
肯安恬退淡中味,大觉催科拙处工。
及物坐看驯乳雉,苏民更欲骂尸虫。
恢恢游刃浑馀地,赢得赓酬伴赞公。
脩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
莫谓田园动归兴,渭滨垂老尚三公。
蜀道山川鬼斸开,文星屡谪北中来。
凌云赋客邀难住,捉月仙人唤不回。
坡颍与泉同一姓,汉唐比宋孰多材。
公诗状出眉州画,不学香山咏马嵬。
闻名每恨不相识,相识梅关眼带青。
雪干冰姿披宿雾,银钩玉唾丽繁星。
居邻山谷传宗派,系出燕公有典刑。
陶写风光吟咏了,更培勋业照青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