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三宝赞·僧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侣的形象和修行生活,赞美了僧人的智慧与高尚情操。首联“方袍圆顶义何宣,续焰千灯岂小缘”描绘僧人的服饰和修行之志,暗示他们对佛法的执着追求。颔联“花雨座前犹滞相,虎驯庵畔尚稽诠”通过花雨和虎庵的环境,展现僧人静心研习佛法的场景。
颈联“岩栖冢宿难依望,鹤貌云心迥洒然”运用象征手法,形容僧人如岩居仙鹤般超凡脱俗,心境清明。接下来的诗句“宝杖夜鸣寒峤月,铜瓶秋漱碧潭烟”则描绘僧人夜晚修行的寂静与清幽。
诗人进一步强调僧人的智慧和警醒,“名标练若澄諠猾,迹念昏衢警睡眠”,他们的智慧如同清澈的泉水,能在世间纷扰中保持清醒。尾联“林下雅为方外客,人间堪作火中莲”将僧人比作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其高尚品格。
整首诗赞美僧人的精神境界,既有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描绘,又寓含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作者对僧宝的敬仰和对佛教教义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