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岩谷连天岭,杉松彻象山。
路从云外入,人自海边还。
禅榻红尘断,经窗白昼闲。
玉莲生有处,香满翠微间。
这首宋朝杨杰所作的《滴滴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滴水之泉的静谧与深远之美。
首联“岩谷连天岭,杉松彻象山”,开篇即以壮丽的山岭景象引入,岩谷相连,直通天际,杉松挺拔,直至遥远的象山,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幽深的自然景观。
颔联“路从云外入,人自海边还”,进一步描绘了通往此地的道路,仿佛是从云端之中蜿蜒而来,而归途则从海边开始,暗示了泉水源头的神秘与遥远。
颈联“禅榻红尘断,经窗白昼闲”,转而描述了泉水边的禅修环境,禅榻置于红尘之外,远离世俗喧嚣,经窗在白昼中显得格外宁静,透露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尾联“玉莲生有处,香满翠微间”,最后以“玉莲”象征泉水的纯净与珍贵,生长之处,香气弥漫于翠绿的山林之间,不仅描绘了泉水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滴滴泉》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泉水的静谧与深远,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洗涤作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不详
从来清净土,鼎足圣贤聚。
骑虎归故乡,世人犹未悟。
家住天台寺,云岩万丈潭。
本来人不识,饶舌是丰干。
拾得元无姓,山前拾得来。
常携一敝帚,不是扫尘埃。
天台有新阁,胜地近塔庙。
影浸碧琉璃,沿洄去山峤。
莲生污泥中,白日有明窍。
花实相表里,光色互炳曜。
处空不染水,烈火岂其燎。
宝藏诸如来,端坐满法要。
青目付上士,不待举花笑。
芳香初洞达,宿病已能疗。
净土记珍色,机感愿力召。
三时有开发,一本常寂照。
不读智者书,岂知此莲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