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其四)

满目江山无限情,夫差城郭暮云平。

当时不竞黄池长,一再何由致越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满眼望去是壮丽的江山,夫差城的城墙在傍晚的云雾中显得平静。
如果当初不是在黄池之争中失利,又怎么会多次引来越国的军队呢。

注释

满目:放眼望去。
江山:壮丽的山河。
无限情:无尽的情感。
夫差:吴王夫差。
城郭:城墙。
暮云平:傍晚的云雾。
当时:当初。
不竞:失利。
黄池长:黄池之争(春秋时期诸侯会盟)。
一再:多次。
何由:如何。
致:引来。
越兵:越国的军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其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的反思。

首句“满目江山无限情”,诗人以一个宏大的视角,将自己所见之景融入到无尽的情感中,这里的“江山”象征着自然与历史的丰富内涵,“无限情”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切的深厚感情。

紧接着的是“夫差城郭暮云平”,这里借用了古代吴国国王夫差的故事,通过对其都城及城郭在傍晚时分的宁静描写,传递出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绪。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过去荣华如今已成空谷的感慨。

第三句“当时不竞黄池长”,提到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黄池之盟,一个强国之间为了平衡利益而进行的和会。这里“不竞”意味着当初各方并没有展现出真正的力量对比,这里的“黄池长”则暗示了历史事件的漫长与复杂。

最后一句“一再何由致越兵”,诗人在问自己,为什么一次次地会去追忆那些古老的战事。这里的“致越兵”可能是指通过对过去战争的思考来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个人情感,还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刻哲思。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其五)

晋陵城东窣堵坡,两尖高并下临河。

昔年曾醉邻墙酒,卧听扁舟唱踏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其二)

朱槿碧芦相间栽,蓬棚车水过塍来。

茸茸秋色浓如染,已有陂塘似镜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其三)

极目云天意已舒,迎人草树绿扶疏。

望中孤塔松江近,便有小船来卖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西楼

平头四十误儒冠,独立西楼忧万端。

两鬓飘萧半华发,羞将勋业镜频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