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二首(其二)

西川风物新家处,一亩之居半亩苔。

虑怕市喧忙避去,便宜山近特移来。

芙蓉曲渚秋风动,雁鹜长波夕照开。

我亦曾寻偏记得,隔林高有古书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西川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新居环境的恬静与雅致。首句“西川风物新家处”点出诗人选择此地作为新居的原因,可能是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接下来的“一亩之居半亩苔”形象地展现了居所虽小,但充满自然情趣,青苔蔓延,显得宁静而生机盎然。

“虑怕市喧忙避去”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他特意选择山居以求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便宜山近特移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选择的满足感,因为靠近山水,生活更为便利。

“芙蓉曲渚秋风动,雁鹜长波夕照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芙蓉盛开在弯曲的水边,晚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雁鹜在广阔的水面游弋,夕阳余晖洒落,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两句“我亦曾寻偏记得,隔林高有古书台”,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探访过这片地方,对这里的独特景致印象深刻,特别是那隐藏在树林中的古书台,似乎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竹鹤为道士作

道人种竹复养鹤,鹤可看家竹护坛。

仙骥往来天上下,玉枝消息日平安。

风前扫叶碧云乱,月下鸣秋白露寒。

物外閒缘消不尽,堕毛裁氅箨裁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野鹤为地师作

野鹤自得相,白衣玄作裳。

竦身周宇宙,举首见圆方。

赤县非凡地,丹丘不死乡。

人间好山水,岁月与谁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茶坡为刘长宪世熙作

使君嗜茶如嗜酒,渴肺沃须斛二斗。

官清无钱致团凤,有力自栽春五亩。

轻雷震地抽绿芽,行歌试采香盈手。

世间口腹多累人,日给时需喜家有。

还道通灵可入仙,非惟却病仍资寿。

笼烟纱帽躬执爨,活火何堪托舆走。

题诗戏问滋味馀,得似王濛及人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香谷

惟兰生谷中,谷香自兰生。

如乡处君子,遂称君子乡。

经云香界者,因香界亦香。

愿言固根柢,雨露发天芳。

勿随茅所化,岁久安其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