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次韵答卓伯长

问津北海滨,卜居南山麓。

南山何所有,苍松与脩竹。

挺挺龙髯张,猗猗凤毛绿。

幽涧生寒飔,阳冈散清旭。

岚翠暮堪揽,石泉时自掬。

胜景人共游,真乐予所独。

炉薰昼逾永,周易坐忘读。

亭小心更宽,朋来席频促。

山中采蕨薇,林下樵朴樕。

门掩红尘稀,檐虚白云宿。

金堆卢橘黄,丹落锦荔熟。

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轴。

何由一身安,所愿百姓足。

世途急功利,古道厌驰逐。

劳生尚馀忧,节用应寡辱。

静爱吟风蝉,远惭食苹鹿。

诵子新诗篇,深荷相记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走笔次韵答卓伯长》是一首表达隐逸之志和个人理想的诗。诗人以北海为背景,寓居南山脚下,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如苍松、修竹、龙髯般的松枝和碧绿的凤尾竹,以及涧水的清凉和朝阳的照耀。他享受着山间的宁静,独自品味着读书的乐趣,与朋友相聚畅谈,采摘山蔬,过着简朴的生活。

诗中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对百姓富足的深深期盼。他批评世人的急功近利,倡导节俭生活,欣赏自然中的蝉鸣,自愧不如那些淡泊名利的人。最后,他对朋友卓伯长的新诗表示赞赏,感谢他的记录和交流。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然,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和理想社会的愿望。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一)

我本山中人,樵歌紫阳雪。

攀桂游文场,观潮渡江浙。

自惭驽钝质,鞭策殊汗血。

胜地屡登临,蟾光几圆缺。

煮石惊羊群,汲泉分雀舌。

箪瓢常晏如,粱肉厌饕餮。

早岁际升平,壮怀弥激烈。

中年罹忧患,空负持宪节。

孤桐韵逾清,野鹤心更洁。

君爱秋萤飞,乍明还易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二)

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

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

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

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

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

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三)

我本山中人,元非庙堂瑞。

何由适真性,颇恨误虚誉。

躬耕苦无力,读书粗识字。

山林寄萧散,庭草自交翠。

苍松振龙髯,新篁堕琼腻。

清风入南轩,一笑复嗟喟。

悬知相如璧,争似灵运屐。

半生江海游,浩荡不可记。

谅非经世才,聊写咏归志。

游川一丘壑,潇洒足风致。

形式: 古风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四)

我本山中人,何意纡紫绶。

空怀恋主心,莫措医国手。

大哉乾坤内,囿此人物薮。

汨汨九衢尘,萧萧五门柳。

炎凉逐时好,宠辱多颜厚。

别来几经年,衰发等樗朽。

何处寻草堂,兹山拓松牖。

虽无谷口田,赖有墙头酒。

坐望白衣人,慰我停云友。

明月满前川,相过独邻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