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躬园题用念庵韵(其二)

受来非彼来,应去亦不去。

云行而雨施,皆予措躬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所作的《为躬园题用念庵韵(其二)》中的一句。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接受与给予的关系。"受来非彼来,应去亦不去",表达的是接受并非被动地迎合外来,而是主动地接纳;而"应去亦不去"则意味着对于某些事物,即使应该放手,也并不轻易舍弃。接下来的"云行而雨施,皆予措躬处",通过自然现象比喻,强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个人都应坚守自我,如同云雨虽有其运行规律,但人的行为和态度始终由自己决定。整体上,这句诗体现了王夫之的独立人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读念庵诗次之(其一)

真静应知动不消,冰霜雷雨总清霄。

吹镫灭影形还在,炯炯三更伴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读念庵诗次之(其二)

碧笋惊雷拔地长,绿筠玉粉土膏香。

连踵彻顶无涯畔,谁是胞胎秘息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白沙(其三)

问天无意更枯蓍,不道忘情胜马龟。

蒙叟梦中真蛱蝶,柴桑枕上自轩羲。

汀洲杜若香原在,海上蓬莱路不疑。

欲起江门向今日,藤蓑珍重钓珊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白沙(其四)

百尺峰头泛铁船,情知到我却无缘。

遥飞青鸟知难致,当顶金乌不易迁。

一线自循芳草路,双趺直上蜃楼巅。

劳劳终日心閒极,池上琴尊笑乐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