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诗

飘飖散芳势,泛澜下蓬莱。

传凉入镂槛,发气满瑶台。

委禾周邦偃,飞鹢宋都回。

亟摇故叶落,屡荡新花开。

暂舞惊凫去,时送蕊香来。

已拂巫山雨,何用卷寒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咏风诗”为题,由南北朝时期的文人萧纲所作。诗中描绘了风的多种形态与作用,从其散发的芳香、凉意到它对自然界的细微影响,展现了风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首句“飘飖散芳势,泛澜下蓬莱”,以“飘飖”形容风的轻盈与飘逸,同时暗示风中带有芳香,仿佛是从仙境蓬莱飘来的。接着,“泛澜下蓬莱”则进一步渲染了风的神秘与美丽,仿佛是波光粼粼的水面缓缓降落。

“传凉入镂槛,发气满瑶台”两句,通过“传凉”和“发气”描绘了风的凉爽与活力,它不仅带来了清凉,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环境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委禾周邦偃,飞鹢宋都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风比作能偃倒禾苗、使飞鹢(一种古代的船)返回宋都的力量,形象地展示了风的强大与影响力。

“亟摇故叶落,屡荡新花开”则通过“落叶”与“花开”的交替,表现了风在自然界中的动态作用,既能够催促旧事物的结束,也能够催生新生命的开始。

“暂舞惊凫去,时送蕊香来”描绘了风与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互动,风如同舞者般轻盈地吹动,让惊慌的水鸟离去,同时也带来了花蕊的香气,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最后,“已拂巫山雨,何用卷寒灰”表达了风的清洁与温暖,它能拂去巫山之雨的湿润,带来干燥与温暖,象征着风的治愈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风的多面性与生命力,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三月三日率尔成诗

芳年多美色,丽景复妍遥。

握兰唯是旦,采艾亦今朝。

回沙溜碧水,曲岫散桃天。

绮花非一种,风丝乱百条。

云起相思观,日照飞虹桥。

繁华炫姝色,燕赵艳妍妖。

金鞍汗血马,宝髻珊瑚翘。

兰馨起縠袖,莲锦束琼腰。

相看隐绿树,见人还自娇。

玉柱鸣罗荐,磲碗泛回潮。

洛滨非拾羽,满握讵贻椒。

形式: 古风

和湘东王首夏诗

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

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

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

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纳凉诗

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阴。

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

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

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

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

无劳夜游曲,寄此托微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晚景纳凉诗

日移凉气散,怀抱信悠哉。

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

鸟栖星欲见,河净月应来。

横阶入细笋,蔽地湿轻苔。

草化飞为火,蚊声合似雷。

于兹静闻见,自此歇氛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