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晴获应喜而赋诗

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脚随收不见踪。

岂但五民保狼戾,也缘造物相龙钟。

连山柿栗难胜摘,入市禾麻乍出舂。

一饱可期秋酿熟,青山绿水即过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与人间生活的美好景象。首句“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脚随收不见踪。”通过对香火(可能指的是祭祀或烧香)与雨脚(即雨后泥土的气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和神秘。

接下来的“岂但五民保狼戾, 也缘造物相龙钟。”则表达了一种对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哲思。这里的“五民”可能指的是古代所谓的五等人民,而“保狼戾”则是比喻社会安宁无患,“也缘造物相龙钟”则是说万物之间有如龙凤般的和谐相处。

第三句“连山柿栗难胜摘,入市禾麻乍出舂。”具体描绘了农事活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大自然中辛勤工作的情景。这里的“连山”可能是指山连绵不绝的地方,“柿栗难胜摘”形象地表达了果实繁多,而“入市禾麻乍出舂”则描写了农产品丰富,进入市场后被迅速买卖的情况。

最后两句“One饱可期秋酿熟,青山绿水即过从。”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生活的期待。诗人希望在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可以一饱口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状态及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对和谐安宁生活的追求与期待。

收录诗词(30)

冯伯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端午前三日观坡诗首夏官舍即事因次其韵

帘阴不捲漏乌迟,数朵庭萱也自菲。

公退万缘俱谢绝,心空一气自知归。

但期菽粟令民足,未觉诗书与愿违。

闻旱问龙求一雨,乘凉约客扣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日游西龛再用韵

倚阑一览兴无边,好举尊前药玉船。

一水云昏失罗带,万松风偃舞钧天。

早评月旦参群彦,老上霜鬓近十年。

解后登临都乐事,酣馀争恐史君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中秉教授喜雨之作

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

雨师远逃龙亦睡,江涩鱼跳鼍空吼。

初虽一雨慰望霓,明晨骄阳射到西。

田如石坚耕不得,栏卧牛犊壁倚犁。

诉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

忽然斗暗云墨黑,尽化焚焦作膏泽。

稽首谢天拜低头,郡寄且许臣分忧。

击瓯楼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

吾侪风萍偶接际,剩酝新秫储年计。

稻苗便秧粟已芽,稳藉清尊度今岁。

五更复闻檐溜声,攲枕不眠隔窗听。

公馀一榻安禅处,姑借民谣当诗句。

形式: 古风

次韵刘阆州谢送菊岩春

山中有佳菊,足以配古岩。

饮酒对此菊,何用荐芳甘。

不妨玉山颓,对卧千载楠。

清赏不可共,妙句传巴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