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其一)

姚魏谁教混草莱,今朝老眼为君开。

建安自有亲衣钵,知道诗翁不姓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是谁让姚魏二人的才华被埋没在田野之中?今天,我这双老眼因你而重见光明。
建安时期的文人自有他们的独特风格和传承,你可知,那位诗翁并非姓梅。

注释

姚魏:指两位有才华但未被广泛认可的人物。
混草莱:比喻才华被埋没。
今朝:现在,当前。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此处指诗人自己。
君:你,这里是对读者的尊称。
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繁盛时期。
亲衣钵:直接继承的风格或技艺。
诗翁:指诗人。
梅:可能暗指某位以梅花诗闻名的诗人,此处为反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标题虽未给出,但从内容上看,它似乎是回应徐判院赠送的诗篇。诗中提到“姚魏谁教混草莱”,可能是在赞美徐判院的诗歌才华,暗示他的诗作如同姚魏(古代著名诗人)般卓越,却被埋没在平凡之中。接着,“今朝老眼为君开”表达了诗人对徐判院诗歌的赞赏,仿佛是说他的眼睛因欣赏到好诗而重焕生机。

“建安自有亲衣钵”一句,借用了建安文学的典故,建安时期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文人集团,以其才情横溢著称,诗人以此比喻徐判院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风的精髓。最后,“知道诗翁不姓梅”则以幽默的方式,点出徐判院并非姓梅,但其诗才却超越了梅姓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诗艺之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徐判院的诗歌才华,以及借用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其作品的欣赏和对其人品的认可。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其三)

新诗赠我绕朝鞭,敌手相逢一怃然。

迦叶见花吾未解,灵均此秘子能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其二)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

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其四)

吊往文高古战场,丽天星斗射寒芒。

也知深夺曹刘气,不用浓熏班马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虞守钓台四首(其四)

先生蝉蜕出尘埃,万古声名一草莱。

尽道高风激贪懦,何人到此挽舟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