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沈石友宅同王觉斯听歌达旦

何处号多情,秋波心畔青。古长安、不少银筝。

会得中年陶写意,商女唱,也轻盈。

休便踏霜行,今宵换鬓星。卷金蕉、添个茶铛。

纵是沈郎能谱韵,听醉语,不分明。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唐多令》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在沈石友家中,与王觉斯一同聆听歌女演唱直至深夜的画面。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

“何处号多情,秋波心畔青。” 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引出对情感的探讨,秋波流转,仿佛在诉说着多情的故事。接下来,“古长安、不少银筝。” 这一句将场景拉回古代的长安,银筝声声,似乎在讲述着历史的变迁和情感的延续。

“会得中年陶写意,商女唱,也轻盈。” 歌女的歌声如同商女轻盈地吟唱,不仅展现了她们技艺的高超,也暗示了中年人在音乐中的情感寄托。这里巧妙地将歌女与中年男子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表现出音乐能够跨越年龄界限,触动人心的力量。

“休便踏霜行,今宵换鬓星。” 这两句表达了对夜晚的留恋,即使外面霜寒露重,也不愿离去。今夜的星光似乎也在为这场音乐盛宴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

“卷金蕉、添个茶铛。” 金蕉是一种乐器,此处用以形容音乐的美妙。在音乐的陪伴下,茶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雅致的氛围。

“纵是沈郎能谱韵,听醉语,不分明。” 最后,诗人以沈郎自喻,表达了即使自己能谱写出美妙的旋律,但在这醉人的夜晚,语言似乎也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心灵深处的共鸣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音乐之美、情感之深以及时间之流的微妙感受,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多令.阻风铜陵

溪馆涨愁烟,寒沙落雁前。对床头、短剑萧然。

恨乏故人携酒送,渔灯畔,枕书眠。

无语泪空悬,征衫似旧年。望江心、白浪连天。

尽把香车吹散了,刚留我,倦游船。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忆人

新绿到芭蕉,汀洲上浅潮。倦来时、难过溪桥。

几尺钱塘门外路,晴不定,雨连宵。

客影任飘飖,罗裙瘦满腰。携残酒、重买双桡。

纵使藕花开遍了,人去后,也萧萧。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乙酉七夕感悼

梧叶一声干,瑶华再见难。洞箫中、清泪成团。

惆怅仙翁骑白凤,刚遇得,汉宫残。

乞巧欲追欢,银河入夜寒。鹊双飞、不到长安。

从此天孙新样锦,空付与,玉楼看。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同晋贤泛舟

凫阵起前汀,横斜尚有亭。信兰桡、径指南屏。

欲踏凤凰山下路,金粉迹,已零星。

渔唱最堪听,相邀倒玉瓶。问夷光、何似湘灵。

若使天公笺可上,先乞取,六朝青。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