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卧病》,是明代诗人徐问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整日倚靠枕头,内心愁绪难消的情景。秋风起时,诗人不禁吟唱起思乡之歌,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深深思念。
“青山愁处远”,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愁绪寄托于远处的青山,青山仿佛也承载着他的忧伤与离愁。随着年岁的增长,白发渐生,岁月无情地在诗人身上留下了痕迹。“白发病来多”一句,既是对个人衰老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生计只书卷”,诗人以书籍为伴,通过阅读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病榻之上,书籍成为了他唯一的依靠,陪伴他度过孤独而漫长的时光。“故园空薜萝”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仍挂念着那片熟悉的土地,以及曾经生活过的家园。
最后,“时时问双鲤,欲寄洞庭波”,诗人想象着通过鱼儿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将这份情感送达远方的亲人或友人那里。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卧病状态下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自然、时间、亲情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