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问所作的《哭新昌尹董宗远》。诗中以“万里春犹至,三江雁不归”开篇,描绘了春天虽至万里,但远方的亲人却未能归来的情景,寓意深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着,“经年乡信少,昨日故人非”两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离世友人的哀悼之情。
“单父弦初绝,河阳花渐稀”两句,运用典故,以“单父弦”比喻友情的断绝,以“河阳花”象征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进一步深化了对失去亲朋好友的悲痛之情。最后,“宁知沧海上,东望自沾衣”两句,诗人站在广阔的海面上,向东遥望,泪水不禁湿透了衣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