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守雪霁登楼

百尺危楼小雪晴,晚来闲望逼人清。

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

天际落霞千万缕,风馀残角两三声。

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白雪初晴的傍晚,我登上高楼闲适地远望,清冷的景象直逼而来。
山峦在暮色中忽隐忽现,时而高耸,时而低垂,隔着稀疏的树林,水面显得时而暗淡,时而明亮。
天边的晚霞如千万条丝线,风吹过后,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
这眼前的景色真是如诗如画,只可惜我的画技还不够精湛,无法完美捕捉这一切。

注释

危楼:高楼。
小雪晴:初晴的小雪。
逼人清:清冷逼人。
暮霭:傍晚的雾气。
疏林:稀疏的树林。
丹青:中国画的代称,这里指绘画艺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和商守雪霁登楼》,描绘了雪后初晴时登楼远眺的景象。首句"百尺危楼小雪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高楼矗立,雪后天空晴朗,显得格外高峻。"晚来闲望逼人清",傍晚时分,诗人在楼上闲适地凝望,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清新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通过描绘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以及稀疏树林间水光的明暗变化,展现出山水的动态美。"天际落霞千万缕",则描绘了绚丽的晚霞洒满天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暖色。"风馀残角两三声",远处偶尔传来的号角声,增添了空旷寂寥的气氛。

最后两句"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诗人赞叹眼前景色如画,但担心自己的画技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深敬畏和对艺术表现力的谦逊。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邵雍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和商守登楼看雪

西楼赏雪眼偏明,次第身疑在水晶。

千片万片巧妆地,半舞半飞斜犯楹。

形如玉屑依还碎,体似杨花又更轻。

谁谓天涯有羁客,一般对酒两般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商守新岁

衰躯在旅逢新岁,因感平生鬓易凋。

饮罢襟怀还寂寞,欢馀情绪却无聊。

望仙风月晴偏好,抹绿帘栊夜正遥。

对此块然唯土木,降兹未始不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登封裴寺丞翰见寄

陋巷箪瓢世所传,予何人则耻萧然。

既知富贵须由命,难把升沉更问天。

静默有功成野性,骞骧无路学时贤。

纷华出入金门者,应笑溪翁治石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魏教授见赠

清世文章日月悬,无才唯幸乐丰年。

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

古有孟轲难语觉,时无颜子易为贤。

读书每到天根处,长惧诸公问极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