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龙弟覆篑累石作亭其阴屏翁名曰野亭索诗谩赋二首(其二)

高怀抗尘外,林杪着三间。

绿绕村边树,青浮海上山。

目穷天变化,心静地宽闲。

鸥鸟知人乐,忘机亦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高远的视野,观察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首句“高怀抗尘外”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精神境界,他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与高洁。接着,“林杪着三间”,描绘了一座小亭坐落在高高的树林之顶,隐秘而幽静,仿佛是世外桃源。

“绿绕村边树,青浮海上山”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村庄的绿树环绕与海上的青山浮动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壮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目穷天变化,心静地宽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幻,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宽广。这里的“天变化”既指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性,而“心静地宽闲”则是诗人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了超越物质世界束缚的精神境界。

最后,“鸥鸟知人乐,忘机亦往还”以鸥鸟的形象,象征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鸥鸟的“忘机”更是寓意着诗人超脱了世俗的机巧与算计,达到了一种纯粹、自然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36)

戴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晚

西风澄晓气,凝观惬幽情。

草润蛩声滑,松凉鹤梦清。

吟怀依水静,病思得秋轻。

忽忆登高近,循篱看菊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屏翁领诸孙小集亦龙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诗次韵

结屋新亭好,登临雅兴长。

心融八窗白,尘隔九衢黄。

泛菊金英碎,尝粳玉颗香。

更期梅着蕊,来赏小春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郑安道终岁相聚临别以诗见贻次韵为谢

解把诗言别,那无计可留。

梅花两心事,寒雁五更愁。

我亦高悬榻,君须独卧楼。

后回相忆处,莫返雪中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滨晚霁

十里平沙路,人行晚霁间。

水光涵远树,云影度空山。

吹浪江豚怒,摩霄野鹤闲。

渔翁醉吹笛,小艇泊前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