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

匿迹空山志易求,茅檐曝日足优游。

瓶无积粟羞言利,箧有遗经愧说愁。

豹旅犹闻铁瓮口,鲸波直拥石城头。

贼儒难与鸳行里,且作人间一野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茅檐》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淡泊的追求。

首联“匿迹空山志易求,茅檐曝日足优游。”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空山中隐居,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在茅草屋前晒太阳,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颔联“瓶无积粟羞言利,箧有遗经愧说愁。”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羡慕物质的积累,认为拥有财富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相反,他珍视书籍,以阅读为乐,内心充实,不为外物所困。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平衡,以及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

颈联“豹旅犹闻铁瓮口,鲸波直拥石城头。”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豹子和鲸鱼,身处险境却依然坚韧不拔。铁瓮口和石城头可能象征着困难和挑战,但诗人并未被这些外在因素所动摇,而是选择勇敢面对。这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尾联“贼儒难与鸳行里,且作人间一野鸥。”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些所谓“贼儒”的不屑,认为他们难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同伴。相比之下,诗人更愿意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人间,不受束缚。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传统束缚的反感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淡泊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困境的乐观态度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思。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咏怀

十载饥躯愿未偿,幽居万事任苍苍。

胸中浩荡原无物,世上艰难已备尝。

大道有时才足贵,人情非势尽相忘。

平生志本殊流俗,且抱遗经水一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幼女

汝从冬日来,复从秋日去。

虽非掌上珠,忽作朝日露。

人生天地间,彭殇皆小住。

肌体非金石,百年孰永固。

所嗟贱儒贫,摧折到婴孺。

古来卑女子,寝地良有故。

岂知父子情,死别均所恶。

怀抱何由开,长吟遣日暮。

形式: 古风

咏怀

四海风尘日,诗书道日孤。

作人无要求,安命是良图。

境视财通塞,名随口智愚。

诸经时有事,吾自得真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上海平

尺土初平日,王师久滞淫。

群凶虽破胆,薄海尚寒心。

岁丰民艰食,时穷饷藉金。

陋儒何所用,拥鼻一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